感染乙肝病毒,还能生下健康宝宝吗
作者 沈大雷
发表于 2025年2月

2024年初,安徽的夏女士怀上二胎没多久,就惴惴不安地来到医院产科就诊。夏女士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家里的大宝已经5岁,也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她对大宝一直十分内疚,自责当年怀孕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体检结果显示,夏女士体内的乙肝病毒载量较高。于是,医生为她制定了孕期阻断方案,并指导她进行抗病毒治疗。后来,二宝顺利出生。如今,二宝已经7个月大了,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据“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报告估算,我国现存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有约7500万人。很多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女性心中会有疑惑:乙肝病毒会“传”给下一代吗?如何让乙肝病毒远离宝宝?

关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常见误区

1.误区:乙肝病毒会遗传

“医生,我的乙肝会遗传给孩子吗?”“我患乙肝的事能不能帮我保密,别告诉我的家人?”……不少人谈乙肝“色变”,将其与遗传病画上了等号,还有人认为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握手也会染上乙肝。这些误解导致部分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害怕影响夫妻关系或在社交中遭受歧视而隐瞒自己的病史。

事实上,乙肝并不属于遗传病,而是可防可治的传染病。从传播途径来看,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途径传播。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如今,乙肝的血液传播、性传播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母婴传播在当前乙肝病毒的新发感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