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脆,吃钙片?骨质疏松症的三大误区
作者 陈佩 万华
发表于 2025年2月

平时,经常能听到一些老人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患上骨质疏松症很正常,回家吃点钙片就行了。”实际上,骨质疏松症并不是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和防治的疾病。

误区一:骨质疏松症不严重,不需要重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为特征,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它的危害巨大,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在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32%。

许多人误以为,只要没有腰背疼痛,且化验结果显示血钙水平正常,就意味着没有患上骨质疏松症。然而,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骨质疏松症可能在无明显症状和血钙水平正常的情况下悄然发生,所以不能仅凭这些表象来判断是否患有该疾病。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如绝经后的妇女、50岁以上男性等,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当定期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查以明确诊断。骨密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若等到出现腰背疼痛,甚至骨折的时候才寻求治疗,常常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此外,骨质疏松症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弯腰驼背、腰背疼痛,它还可以导致胸廓畸形、胸闷气短、骨折的发生风险增加等。最严重的骨折当数发生在髋部的骨折,它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失能,从而引起尿路感染、肺炎、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误区二:千金难买老来瘦

不少人认为,老人瘦一些更健康。然而,低体重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体重指数越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和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越低。

建议体重过低的人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增加体重和肌肉量,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体重越重对骨骼越有利,肥胖患者也需要控制体重,以降低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误区三:发生明显症状后才吃药

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阶段,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不适,这使得很多人容易忽视这一潜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