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关心的睡眠问题,真相大揭秘
作者 张丽
发表于 2025年2月

专家简介

张  丽  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老年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重点专科(老年医学)学科带头人;擅长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睡眠障碍的诊治,对认知障碍、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抗衰老学会脑长寿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二十余项。

最佳睡眠时间到底是几小时

睡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同人群对睡眠时间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新生儿如同娇嫩的幼苗,每天需要16—20小时的睡眠。在这漫长的睡眠时间里,新生儿的大脑积极构建神经网络,身体的各器官快速生长发育。

儿童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身体也在不断生长,每天通常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在睡眠过程中,儿童的大脑对白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巩固,同时大量分泌生长激素,助力身体长高。

青少年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身心的快速发展,每天9—11小时的睡眠能让其在白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社交活动。

成年人虽然身体发育基本成熟,但为了维持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高效运转,每天7—9小时的睡眠必不可少。良好的睡眠能让成年人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和脑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

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睡眠需求相对减少,每天6—8小时的睡眠即可满足其身体需求。不过,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往往较差,容易出现多梦、易醒等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午睡吗

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人群,上午工作使其大脑前额叶皮质和颞叶等区域的能量大量消耗,神经递质失衡。午睡 20—30分钟可恢复大脑的能量代谢,促进神经递质平衡,提升下午工作效率。儿童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午睡有助于巩固上午学习的内容,增强海马体与大脑皮质间的神经连接,同时也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老年人因为夜间睡眠片段化,所以睡眠效率低,可以通过午睡来补充睡眠,维持大脑的清醒度和认知功能。

失眠患者因为睡眠稳态调节系统的功能受损,午睡会进一步打乱睡眠节律,加重夜间入睡困难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不适合午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平卧休息,这类患者在睡眠时,气道容易反复塌陷、阻塞,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午睡时,如果睡眠姿势不健康,患者呼吸暂停的症状可能会加重,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氧气供应,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入睡时突然抖一下是怎么了

当我们的大脑准备进入深度睡眠时,神经系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时会导致肌肉突然收缩,产生身体抖动,这种现象被称为“临睡肌抽跃症”。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