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人机共生”新图景
“嘿,来活了。”2025年8月的一天,北京某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赵明,收到了来自京办APP的消息。这是一条协作提醒,涉及活动推进,他需要在3天之后提供相关文字资料。
京办是北京面向政务工作场景搭建的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的统一基础协同办公平台,也是全市政务办公应用的统一入口。
“你可以将京办理解为公务员在工作场景使用的‘微信’。它有很多功能,你可以实时进行信息沟通,还能移动办公加速流程推进,甚至还能跨部门、跨单位找人,可太方便了。”赵明说。
这只是京办的部分功能,京办还具有智能模糊找人、政务文档辅助编写等能力。
这只是政务场景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一小步。在迈向“人机共生”的智能社会过程中,治理模式将迎来深刻变革。那么,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治理能力?
AI帮找人,
内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赵明告诉记者,过去在工作中需要联系其他单位的人员时,通常得通过两家单位的办公室进行沟通,环节较复杂,也需付出一定时间成本。
而京办将北京全市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纳入,就像找微信好友那样,赵明只要搜索对方姓名,便能迅速联系上,加速事务处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找人的情形往往更为复杂。“实际找人往往比较模糊,很多时候只知道这事儿可能是某个政府机构负责,具体到部门和个人,就比较难了。”京东科技协同办公产品负责人侯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京东科技负责为京办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支持。
引入大模型能力之后,这一问题被很好解决。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