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源A I,全球圈粉

人工智能养殖技术助力柬埔寨当地渔业增产增收,让农民鼓起钱袋子;缅甸强震救援中,7小时极限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打通救援生命线;中国研发的“妈祖(MAZU)” 早期预警系统根据不同国家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世界经济版图。通过“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中国的开源AI,跨越千山万水。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养殖”,柬埔寨农民迎来新生活
“阿昆阿昆!”(柬埔寨语,谢谢) 柬埔寨茶胶省的农民Chhour Aily提到中国时,由衷地感谢。
柬埔寨水稻种植面积达330万公顷,而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为1350公顷。在柬埔寨南部的茶胶省,广袤的土地上世代沿袭着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农民们靠天吃饭。然而,这一现状在2024年迎来转机,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启动实施的柬埔寨智慧农场一体化发展计划,改变了这片土地。
“中国的智慧农场计划真是太棒了!我以前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待在鱼塘,凭借经验判断水质,投喂饲料,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一旦水质出现问题,或者饲料投喂不当,就可能导致鱼虾大量死亡,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Chhour Aily说。
2023年2月,中柬两国共同发布《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提出探讨在柬埔寨打造“鱼米走廊”,开展智慧农业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于2024年启动实施柬埔寨智慧农场一体化发展计划,在茶胶省开展智能化稻渔种养模式试点,推动建立政府、研究机构、协会、农户等在稻渔种养及其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合作网络。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