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岁,他登上了联合国讲台
发表于 2025年9月

自驾行驶11万公里,拍摄长城风貌并结集出版;带着自编的书籍、画册登上联合国讲台;创办书画院义务教学,服务桑梓……凭着一腔执着与热爱,82岁老人王雍的艺术人生别样精彩。

独自驱车拍长城

王雍是地地道道的顺义人,1943年出生于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年轻时,他当过木匠、干过汽修、办过乡镇企业,无论岗位怎么变化,他对书法和绘画的热爱始终不变。

与长城结缘,要从他退休后加入顺义区摄影协会和中国长城学会说起。在一次去长城的采风活动中,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拍遍全中国的长城。“我选择拍长城,除了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长城兼具历史感和美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王雍说。

为了将想法变成现实,从2004年起,王雍用了近十年时间,独自驾车走过中国15个省区市,行程共计约11万公里。“大家熟知的长城,是从老龙头到嘉峪关,那只占长城的一小部分。”王雍说,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长城,为了系统地呈现全国长城风貌,王雍开着车山南海北地跑,河南、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新疆等地都去过。

那时候他拍摄都是一个人。用他的话说,一个人的时候,没有牵挂,效率最高。这段艰辛的旅程,也被他幽默地称为“千里走单骑”。有一次,王雍根据长城学会提供的资料,开车去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处拍摄金代长城遗址,来回行程3400公里。去的时候,王雍一路疾驰、一路打听。他在小吃店吃馅饼时,老板娘听说这位老人为了拍长城,一个人从北京开车过来,很受感动,便帮忙找人给王雍带路。

王雍前往河南省方城县,拍摄楚长城遗址时,眼前尽是起伏的丘陵,找条路都困难。无奈之下,他四处打电话求助,辗转找到一位在当地文化馆工作的朋友,联系上了附近村子的村支书。村里几位年长的老人出面带路,王雍这才得以找到那段传说中的楚长城遗址。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