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不退不休,光影依旧
戴锦华虽早已退休,却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她的日程表密密麻麻,除了完成每周的教学任务,还有各种讲座、访谈、学术邀请、电影节活动,以及国际旅行和访问。因将热爱化作职业,戴锦华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且幸福的。她说,一定会将工作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坠入电影“爱河”
1982年,戴锦华从北京大学毕业,选择前往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在她看来,成为一名教师并非冲动之举,而是慎重思考后的决定,“选择大学,不仅因为这里能让我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当时更渴望的是,毕生和青年共处,或许能让我的心灵衰老得慢一些。”
初入北电,戴锦华喜欢各种文艺形式,却对电影“无知且无感”。在她眼中,电影充斥着商业气息,显得“媚俗”又“肤浅”,欠缺人文含量。“工作伊始,那于我而言只是一份教职,与电影艺术本身并无太多关联。”
但命运的安排让她的态度有了巨大转变——初到北电的那个暑假,戴锦华因协助“第一届全国高校电影课教师讲习班”,获得了一整套电影观摩票。此后半年多时间里,她连续看了一百多部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彻底改变了此前对电影的偏见。她形容那个刻骨铭心的瞬间:“我与电影共坠爱河!”在戴锦华看来,电影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也是洞见世界的重要窗口。她后来常对学生们说:“我们的生命,经由银幕去和更广阔的世界相遇,然后获得一种反观自己的能力。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只有一部电影,让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感悟,那我们做这件事就值得,电影就值得。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