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当皇后大概是上天注定的。
她母亲在怀她的时候,曾梦到过一轮圆月进入自己的腹中。在古代,这种异象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诞生之人的不平凡。
王政君到了嫁人的年龄,先是和一户姓许的人家订了婚,结果还没成亲男方就病死了。王家又打算把她许配给东平王为妾,东平王又在她过门前突然病死。郁闷的王家人请来算命先生,结果被告知,不是王政君克夫,而是她命太好,前两任不够尊贵,娶不起这么高贵的女子为妻。
于是,她爹王禁将其送入宫,王政君“克夫”的命运才由此发生转变。
抽签式宠幸
那一年,王政君芳龄十八,王禁听闻术士之言后,若有所悟,认为自己的女儿大概只有身为九五之尊的汉宣帝刘询,也就是那个出生在牢里大难不死的刘病已才配得上。
于是,他便托人找关系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为“家人子”(汉代后宫中无品级的备选女子)。但当时身为皇帝的刘询已近中年,再加上自己对故皇后许平君的一往情深,王政君等新进宫的“家人子”们都无缘侍奉皇上。所幸,深宫寂寞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了。
王政君进宫一年后,太子刘奭最宠爱的司马良娣突然暴病身亡。由于司马良娣临死前说自己是死于后宫姐妹的流言蜚语,因而在司马氏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奭都把自己锁在寝殿内,谁都不见。
汉宣帝一看,这样不行啊,太子是“国本”,在自己百年之后要继承大汉江山。既然太子不满东宫诸妾侍,那换一拨新人,说不定刘奭的心情就会大好。
在汉宣帝刘询的安排下,太子的养母王皇后(即后来邛成太后)亲自领着王政君等人到东宫探望太子。见到自己的母后来了,心情不好的刘奭也不便发作。他十分明白,此刻母后带着父皇宫中的家人子驾临东宫所为何事。于是,刘奭随口说了一句:“就她吧,看着还凑合。”当时,王政君的座位离太子最近,着装与他人不同,在家人子中很是出众。王皇后以为刘奭喜欢王政君,赶紧命宫人将其梳洗打扮后,送入东宫。
说来也是奇怪,在王政君被送入东宫以前,包括去世的司马良娣在内,东宫已经有十余名太子姬妾了,她们中居然没有一人为刘氏皇族生下一儿半女。而王政君不同,第一次被临幸,即为汉宣帝留下了一名皇长孙。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诞下一子。汉宣帝颇为高兴,亲自取名刘骜,赐字“太孙”。母凭子贵,王政君在东宫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可有可无的皇后
黄龙元年十二月(公元前48年1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登基称帝,是为汉元帝。
此时,汉元帝膝下仅刘骜一子,故刘太孙顺利升格为“皇太子”,入主东宫。太子之母王政君顺理成章成了王皇后。
自古皇后这个位置,能坐得舒心的人就不多,王政君也是如此。尽管西汉尊奉所谓的“帝后一体”,但王政君本身对汉元帝而言,就是无奈之下随便做的一个选择。自打王政君生下刘骜后,汉元帝就几乎没搭理过她,甚至还一度因太子之事想掀了她的后位。原来,性格谨慎的太子刘骜随着年龄渐长,紧绷的神经也慢慢松弛了。以前在父、祖膝下孜孜以求的模样发生了转变,如今的他终日沉湎玩乐,花天酒地。
此时的汉元帝,也早已不是当年独宠司马良娣到要“生死相许”的那个痴心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