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5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掀起了风浪。画面中,影石创新的“90后”创始人兼董事长刘靖康站在二楼往下撒现金,楼下的员工跟抢红包似的伸手接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位网友发文透露:“我朋友在影石担任产品经理,确认老板确实撒了20万。”
尽管具体撒钱的金额不得而知,但此事立刻引起了全网关注。
“老板撒钱”这事儿,看上去像是场大型行为艺术。这种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激励方式,与企业创始人的个人特质一脉相承。
但比起撒钱的姿势,我们更该盯的是——钱从哪来,是从员工工资里抠出来的,还是从市场竞争里挣回来的?
我们也得看看——魔幻现实里的企业进化史,是老板想靠噱头刷存在感,还是企业真的在从“老板独赢”往“团队分利”转型?
撒出去的每一块钱,都有它的逻辑。
金钱暴击
撒钱场面之魔幻,让围观群众瞬间分成两派。一派骂资本傲慢,一派高喊“请往我脸上砸”。
然而,站队之前,我们先给不明真相的朋友补个课——在2025年8月14日21时,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宣布产品开启公测,并发布相应宣传视频。当晚,这个无人机项目团队的百余名员工(以研发人员为主),在公司深圳办公室内举行了小规模团建活动。
老板亲自下场撒钱,隔天,影石创新的股价就涨停了。截至8月15日收盘,该股20%涨停,报224.42元/股,市值达到900亿元。
为了这件事,网友们讨论得很激烈。反对者将此举定义为“资本对劳动者的羞辱式恩赐”,支持者则反驳道,“比起那些画饼充饥的老板,这些愿意真金白银分享收益的企业家已经难能可贵”。
可以说,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对“劳动价值”的不同理解,有评论就精准指出:“如果撒的是应得的工资,那是侮辱;若是额外的奖励,倒不如多来几次。”
那么,撒的钱究竟是工资,还是额外奖励呢?
公开资料显示,影石创新的这款全景无人机产品计划在2026年1月正式发售,目前并未产生实际收入,也就是说,新产品还没有帮公司实现现金回流。因此,在当晚以研发人员为主的团建活动过程中,公司董事长是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的方式参与互动。
按照这一信息,项目提前达标拿的绩效奖金,属于“超额完成KPI的红利”,员工心里门儿清:这钱现在能提前分到自己手上,哪怕姿势糙点,也比画饼强百倍。
一场跨越国界、覆盖全产业链的激烈角逐已拉开序幕。

影石创新也对此做了解释和道歉,“是内部拍的视频,活动现场片段流传出去了,可能有被误读风险”,“我们确实是会给激励的,但肯定是正儿八经,老老实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