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王”来了,天时地利
作者 荣智慧
发表于 2025年9月
2021年10月9日,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寒武纪展台

8月28日,寒武纪收盘股价为1587.91元,超过贵州茅台的1446.10元,登顶A股,人送外号“寒王”。

没多久,寒武纪股价已回落至茅台之下,但这位波动之下的短暂新王,依然让市场沸腾不已。

20多年来,至少有6支股票曾在股价上超过贵州茅台,但“称王”的只有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寒武纪。

寒武纪“称王”,主要得益于芯片股大涨的“推动”。

8月21日,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发布V3.1新版本模型,留言“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直接把8月22日的上证综合指数送上3800 点。科创板芯片全数上涨,芯片指数上升10.05%。寒武纪当天涨停。

8月26日晚,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收同比增长43倍,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27日至28日,寒武纪一度力压贵州茅台,成为新“股王”。

不过,寒武纪之所以“称王”,核心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行业利好和超预期财报,主要在于其A 股市场的稀缺性—它是目前唯一一家纯国产云端AI 训练芯片上市公司,垄断了这一赛道的“想象力”。

寒武纪虽然未能“霸占”A 股榜首,仍被称为“寒王”,预示着人们对中国科技板块的热切期待。中国经济驱动力正从传统消费向科技创新切换。

“寒王”登顶

新“股王”寒武纪业绩相当亮眼。

自今年7月以来,寒武纪股价涨幅超过170%。如果从2024年9月算起,其股价涨幅高达527%。

截至2025年9月2日,寒武纪市值6.19千亿元,比起2020年7月科创板IPO时257亿元的估值,增长接近25倍。

除了8月21日深度求索的一句留言“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拉涨整个芯片股,寒武纪于8月26日发布的半年报更加刺激了市场情绪。

财报显示,2025年1—6月,寒武纪营收为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毛利总额为16.11亿元,同比增长3865.94% ;归母净利润为10.3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30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9.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1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的身家随之“水涨船高”。陈天石直接、间接持有寒武纪29.63% 的股票,按最新市值计算,他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1700亿元,足以跻身“中国十大富豪”之列——与排在第九位的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及家族的财富接近。

除了深度求索带来的“行业利好”和超预期的半年财报,近期寒武纪股价“疯涨”,核心原因在于其在A 股市场上的稀缺性。作为A 股目前唯一一家“纯国产”云端AI 训练芯片上市公司,寒武纪高调地垄断了国产芯片“升值”的想象力。

同为上市公司,海光信息缺的是“纯国产”特征。寒武纪的技术路线是自研MLUarch 架构,指令集和架构完全自研。而海光信息与美国公司AMD深度合作,其产品可以兼容英伟达的CUDA生态。

其他中国芯片公司则没有上市。如华为昇腾,901芯片和CANN软件栈竞争力极强。如沐曦集成电路的C500,如壁仞科技的BR100系列,如摩尔线程MTT S500,都是一流的国产高性能产品。

大环境上,美国从“小院高墙”的《芯片法案》时代逐渐过渡到“高关税”时代,偶尔还会给英伟达H20等“中国特供”产品放行,但无论如何,美国“封锁先进制程”的目标不曾改变,中国芯片“国产化”必将持续。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5年1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