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大变身: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德育“魔法”

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
班级文化建设要客观呈现学生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主要体现为学生言行倾向、班级人际关系、班级风气,物化反映为班级墙报、黑板报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能够优化调控班级文化建设方向,实现道德品质与班级文化的有效融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开展德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
完善班规建设
德育理念要求学生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需要充分考量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落实“班级之星”评选制度,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班级监督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制度的执行中,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有效实现德育目标;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环保手工制作活动、校园清洁行动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全面育人目标。
优化师生关系
为了达到德育目标,有效实现全面育人的效果,班主任需要强化对所有学生的了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