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练”:老年人结肠癌术后康复锻炼新思路
作者 郑磊
发表于 2025年6月
标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手术已成为早中期结肠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康复过程对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而言仍然是一个挑战。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术后创伤、肌少症及衰弱综合征的存在,康复之路往往艰难而漫长。

康复锻炼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术后恢复中。合理的术后体能锻炼不仅能帮助患者改善肌肉质量、提升体能,还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本文将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为大家介绍科学、实用的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助力患者恢复健康,重拾生活信心。

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改善肌少症,恢复肌肉力量

肌少症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表现为肌肉质量和力量的逐渐下降。这种现象在结肠癌术后尤其明显。手术后的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会加剧肌肉流失,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下降,生活自理困难。研究表明,通过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少症,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缓解衰弱综合征,提高机体耐力

衰弱综合征是老年人群特有的一种生理状态,表现为体力下降、疲劳感增加、行动迟缓、免疫力减弱等。结肠癌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衰弱症状可能进一步加剧。适当的康复锻炼能够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耐力,从而有效缓解衰弱综合征。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结肠癌手术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术后排便功能异常。适度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术后便秘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