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进入山西河曲县,快接近河曲县城时,地势变得平坦起来,但柏油公路还是不那么直溜,车子总要左拐右拐,和刚才走山路没有太大区别。原因大概是公路沿黄河岸边修建,应该是河流弯曲所致。就在此时,车子停下,车门打开,上来一位迎接我们的县文联负责同志,坐在了旁边的座位上。他想说点儿什么,却一直没有轻易开口。常常在一个陌生环境,要让人开口说话,既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是个鲁莽之人,或者是一位绝对自信者,见面就熟,开始夸夸其谈,这都不是问题,但如果是一位实在的普通人,要在一帮陌生人面前,刚见面即开口说话,难上加难。为了不让他尴尬,我向他主动请教:“河曲,顾名思义,就是河流曲折,那么请问,黄河在河曲究竟拐了多少个弯?”他说,弯太多了,难以数清。我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从这个角度,咱只说大弯,说地理学意义上的大弯。”其实很难一时说清地理学意义到底是个什么意义。但他好像知道我指的是什么,马上心领神会地说:“等一等。”他打开手机,查看河曲地图。过了一会儿,他说:“黄河在河曲,拐了十八道大弯。小弯有几十个,说不清。”这就再清楚不过了,九十九、十八,在传统中,都可以不是确指,基本都是言其多也。其实他在百度地图上也数不清黄河在此拐了多少个弯。很快车子就像一条河流,晃荡着走进了河曲县城,在一个叫“鸡鸣三省”的滨河公园旁停下。
真是个奇怪的地方。
此处河床不深,河岸缓和,穿过柳树林,下到河边。水面开阔,景色耀目。雨过天晴,西斜的阳光给远处的河面洒下了一缕缕金子,星星点点地发光,似乎在提醒我们,它们是多么珍贵。河上偶有燕子翻飞,正是多雨季节,河水却清澈见底,时有小鱼跳跃。人类无法离开水、无法离开河流。人类皆逐河而居,河流确实是组成这个世界最精彩的部分。《红楼梦》中说,男儿是泥捏的,女儿是水做的,不管是泥捏还是水做,人都离不开水。就生理结构看,人体中大概水占到至少70%的比例。人是一条条直立行走以身体为周天循环的小河,众多的人类合起来就是人类的海洋。但人类常常忘乎所以,伤害河流、污染河流,当然也污染海洋。就像人类总是伤害自己、消灭自己。人类不仅与河流争斗,也与自己争斗,甚至争斗得更厉害。
而这一带的河水几乎和蓝天一个颜色,生态植被保持和维护得如此之好,这一点怎不叫人感叹?黄河本来不叫黄河,古代直接叫河,所谓河东、河西、河北、河南,都是围绕这条大河叫出来的。大概在后来,曾经战乱频繁,人们大肆砍伐树木,以致水土流失,河流混浊,河水变黄,这条大河才叫黄河。河水发黄,当然是水土流失所致,但站在此处,黄河却暂时变得名不副实。许多游人在此游玩。大多是年轻人,也有小孩和他们年轻的父母,他们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浅的河水中嬉戏。与在优美的海岸边常常见到的情景一样,清而亮的河水让人们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松弛起来,变得和水一样,就差随水流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