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迷朋友们,4.2科幻节快乐!最近每天看新闻都会感觉,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科幻了!天上,我国火星探测器“祝融号”在火星挖掘到了与地球海洋沉积物相似的“遗迹”,地上,日新月异的人形机器人在北京跑起了半马;一边,国家医保局把脑机接口的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了个项目,一边,中科院又研制出了厚度为头发丝二十万分之一的“二维”新金属……等等,是不是哪本科幻小说的时间线侵入现实了?妈妈,我分不清啊!
月度纪念版
· 1929年4月9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于越南海防出生。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他倡导的以文字美感书写科学和自然的观点,对中国科普作品的创作具有指向性的意义。郑文光的代表作包括《神翼》《火星建设者》《飞向人马座》等。1998年,郑文光获得了首个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 2063年4月5日,泽弗拉姆·科克伦与莉莉·斯隆合作建造的“凤凰号”曲率飞船首航。瓦肯人(Vulcan)侦测到凤凰号的曲速特征之后,正式将地球人类文明评估为成熟期文明,于月球轨道附近与地球人类进行了正式的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接触”是《星际迷航》宇宙中最关键的历史事件之一,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正式成熟,为星际联邦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月28日,据我国空天院最新消息,中国“祝融号”在火星探索时,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区的地下十至三十五米深处发现多层倾斜沉积结构,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火星曾经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说明火星可能曾长期维持适宜液态水存在的温度和气压条件,也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地下证据。
行空:很好,就差WiFi了!
3月1日,中国科幻里程碑之作《三体》系列图书的电子书版权正式回归成都,回到了它的诞生地科幻世界杂志社。新版电子书首次实现了与多次迭代的实体书内容完全一致,不仅同步了实体书的最新修订内容,还增补了最新版本的刘慈欣亲笔序言和后记,让读者在数字阅读时能获得与纸质书相同的完美体验。
行空:主很满意。
3月5日,科幻爱情电影《带上她的眼睛》正式发布组讯,宣布本作由原著作者刘慈欣编剧,朱塞佩·托纳多雷联合编剧,陈思诚监制。《带上她的眼睛》是刘慈欣早期代表作之一,讲述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失事后,女领航员沈静被困地心,与地面人员通过“传感眼镜”共享感官体验,最终以诗意与勇气诠释生命意义的动人故事。小说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硬核科幻设定著称,曾获第十一届银河奖。这篇作品被收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及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行空:能快点吗能快点吗能快点吗?
4月13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赛事采取机器人和运动员“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的原则,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共跑同一路线,但拥有单独赛道,并通过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保障人机安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可通过更换电池、更换机器人的方式,以接力形式参加全程比赛。本次赛事设置了冠、亚、季军,奖金分别为5000元、4000元、3000元,还设置了完赛奖、最优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意奖等系列奖项。
行空:警惕机器人混入人类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