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商业运作对于文化产业需要充分尊重
作者 刘越山
发表于 2025年6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从古老的诗词歌赋、传统手工艺,到现代的电影、音乐、戏剧等,文化产业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文化的价值传递给大众,以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在商业与文化交织的舞台上,总有一些闪耀的案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产业前行的道路。在廊坊采访“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记者,对此有着一番深切的体会。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是知名导演王潮歌继“印象”“又见”系列之后倾心打造的又一全新模式的文化盛宴。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商业与文化的两端,让我们看到商业运作文化产业尊重发展规律所带来的无限魅力和生机活力。当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怀揣着对《红楼梦》的热爱,向王潮歌发出打造《红楼梦》主题大戏的邀约时,王潮歌起初是拒绝的。在她看来,《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高深宏大,难以用舞台形式完整呈现出来。是王玉锁的坚持与执着,以及那句“《红楼梦》是文化的集大全者,如果你能把《红楼梦》导演出来,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以中国文化为母体的大园子”,这句以文化为先、对文化给予充分尊重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王潮歌这位具有无限情怀的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创作之路。

这一邀约,不仅是商业与文化的一次碰撞,更是商业对文化价值的敏锐洞察。新奥集团作为商业主体,看到了《红楼梦》这一文化瑰宝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与文化价值。但它没有将文化简单地视为商业的附属品,而是以尊重的态度,试图通过商业化的运作,让这部经典名著以全新的形式焕发出生机。这种商业慧眼识珠的行为,为“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商业与文化结合的美好案例。

遵循文化脉络匠心雕琢赋能多

据“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管理人员介绍,从接受邀约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正式亮相,王潮歌与她的团队历经了8年的匠心雕琢。

本文刊登于《经济》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