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新挑战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新变革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贫困,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总体上平稳有序推进,但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要清醒认识到,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增密,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的发生概率趋于上升。风险挑战具有两面性,如若有效应对,便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推动新的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从而激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益因素,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塑造安全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新的变革。
发扬斗争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在国际层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鉴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西方对我国的围堵打压呈长期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在对后发国家剥削压迫的基础上展开。换言之,西方现代化的基础逻辑是资本逻辑,在资本逻辑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将后发国家塑造为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随着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虽然其现代化的外在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本质逻辑仍未改变,且以新的形式不断施展其权力逻辑。
第一,发挥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鉴于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既有利益格局的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趋于通过围堵打压的方式来迟滞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换言之,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同时预示着外部风险和压力的增大,尤其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制度话语权的增强,不可避免弱化了西方的全球既定制度话语霸权。为此,部分西方国家趋于通过施压的手段试图阻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比如,试图通过围堵打压的方式限制中国高精尖科技的发展,限制对华高端芯片的出口,甚至不惜发动贸易战限制我国的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此背景下,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立足于国际规章制度,旗帜鲜明、有理有利有节地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还要联合更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合作、共同发展,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惠及世界。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部分西方国家试图在国际舆论领域抹黑中国的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论调在国际舆论场频繁出现。究其本质,在于部分西方资本媒体在既得利益集团鼓动下对华发动舆论战,其旨在通过舆论抹黑的方式在国际舆论场制造“恐华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各种敌对势力就是想利用这个逻辑!他们就是要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