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何以成为美国供应链之痛?
作者 荣智慧
发表于 2025年6月
美国得州,Round Top稀土项目

6月6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一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中国已经同意恢复向美国出口稀土矿物和磁体。6月9日,中美双方经贸官员在伦敦举行会谈,继续聚焦稀土、科技与关税等议题。

美国有芯片,中国有稀土。芯片和稀土是两国贸易争端的两大撒手锏,美国严厉管制高性能芯片出口中国后,中国随即管控稀土出口。和美国随意挥舞制裁大棒有天壤之别,中国对影响国际供应链的行政措施始终慎之又慎,不得不出手之时,即说明已到忍无可忍之际。

包含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如果一定要对标西方国家的相关禁运政策,那么它在战略上和巴统(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以及《瓦森纳协定》会更匹配,但即便长期被西方科技围堵,中国也没有动用稀土这张王牌。特朗普政府的为所欲为,完全脱离了国际交往的常轨,也许才是导致中国不再藏拙的更直接的原因。

稀土和高科技制造有密切关系:汽车工业首当其冲,其余如半导体、医疗成像化学品、机器人、海上风力涡轮机以及军事武器,都需要这些元素。一个星期前,福特芝加哥工厂因为稀土紧缺而暂时关闭。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也发布预警“停工停产”。

中美关税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稀土出口问题依然牵动全球科技产业链的神经。美国心心念念的稀土“替补”,恐怕短期内只能“望梅止渴”。

“中国有稀土”

4月2日,特朗普抛出“全面关税”。4月4日,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此举对海外市场震撼极大。

稀土元素共有17种,分为轻、中、重稀土三大类,主要用于制造民用和军用技术中所需的磁铁。中、重稀土等用于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元素更加稀缺,近年来处于供应相对紧张的状态。

稀土磁铁只有一片口香糖大小,但功能强大,磁力是传统铁磁铁的15倍,是一种廉价的、耐高温的电动机部件,多用于电动汽车、燃油车以及机器人、无人机、海上风力涡轮机、导弹、战斗机等产品。

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具有主导能力。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60%,对加工阶段的控制占全球产量的92%,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几乎拥有垄断性的控制权。美国地质调查局表示,2020年至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标题

国际大宗商品报价机构阿格斯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欧洲氧化镝均价较4月初上涨了167.8%,同日中国离岸均价相差超460美元;氧化铽欧洲到岸均价两月内也上涨了近两倍,同日中国离岸均价差价达到1500美元。

磁体一旦暴露在高温或强电场中,就会失去大部分磁性。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少量重稀土镝或铽可以防止这类情况。

像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必须使用耐高温的磁体。此外,一辆汽车上还有数十个小型电动机。刹车、转向、扬声器甚至雨刮器、前灯等部件也都依赖稀土磁体。一个豪华汽车座椅可能包含12个稀土磁体,用来调节各种马达。

福特汽车称,由于稀土短缺,其位于芝加哥工厂的探险者SUV车型在5月停工一周。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5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