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肯尼亚
作者 吴思遥
发表于 2025年6月
标题

非洲肯尼亚,一片充满神秘色彩与野性气息的大陆,从《动物世界》中,我们无数次目睹草原上的生死轮回,感受着季节的变迁与动物的坚韧。干涸的季节似乎让草原上的一切枯竭,而当酣畅淋漓的大雨过后,天地又焕然一新,绽放勃勃生机。这一次,我们一同踏足这片土地,去亲身感受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动物天堂。

标题

马赛马拉:

追寻非洲五霸的朝圣之旅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位于肯尼亚西南部,坐落在东非大裂谷的延伸带上,距离首都内罗毕约270千米。这片广袤的草原平均海拔1500—2000米,地形起伏平缓,被蜿蜒的马拉河及其支流滋养,形成了非洲最富饶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一。这片广袤的草原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更是无数经典自然纪录片的取景地。

标题
标题

清晨五点十五分,我们的越野车引擎声划破了草原的寂静。车灯照射下的长草间,几只受惊的珍珠鸡扑棱着翅膀飞向渐亮的天际。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正式safari,向导正在检查无线电设备——这是草原上最重要的通信工具,各辆游猎车之间会通过它实时分享动物踪迹。

“Safari这个词源自斯瓦希里语,本意是‘旅程’”,向导解释道,“但在殖民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世纪末,欧洲贵族将猎杀非洲五霸(Big Five)视为勇气的象征。这五种动物——狮子、花豹、非洲象、黑犀牛和非洲水牛——被选中并非因为体型,而是因为它们被步枪猎杀时最危险。如今,长焦镜头取代了猎枪的准星,快门声替代了扳机的扣响。这个血腥的传统已转变为生态旅游的核心体验。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无线电里突然传来急促的信息。我们的车立即调转方向,朝着东北方疾驰。十分钟后,一幅令人屏息的画面映入眼帘:三只成年母狮正带着五只幼崽享用黎明时分猎杀的汤姆森瞪羚。通过长焦镜头可以清晰看到,最大的幼崽已经开始尝试撕扯猎物后腿,而最小的那只还在笨拙地吮吸母狮的乳头。向导小声提醒我们注意母狮耳朵上的缺口:“这是识别个体的重要标记,说明它们属于某个特别的狮群。”

标题
标题

马拉河畔的水坑边,二十多头非洲象正在进行晨间沐浴。象群的社会结构严谨得令人惊叹:最年长的母象(估计约55岁)始终站在下风向警戒,三头壮年母象用鼻子为幼象喷水降温,而三只亚成年公象则在外围徘徊。向导指着其中一头左象牙断裂的年轻公象:“它上个月刚经历了一场领地争夺战,等它再大些就会被赶出族群。”

正午时分,我们在东部平原发现了超过百头的非洲水牛群。这些体重近吨的巨兽组成铜墙铁壁般的防御阵型:最强壮的雄性在外围警戒,雌性和幼崽被严密保护在中心。

本文刊登于《财富生活》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