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卡牌和情绪消费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发表于 2025年6月

从4秒售罄的盲盒到全球25国450家门店,泡泡玛特用Molly和Labubu征服Z世代——2025年海外收入暴增480%,连蕾哈娜的名牌包上都挂着这只丑萌精灵。但你或许想不到,在中小学校园当中,被孩子们热衷收藏的奥特曼、小马宝莉、哪吒等一系列二次元IP卡牌里,居然藏着一家2024年度比泡泡玛特更能“赚”的公司卡游。

如果说,泡泡玛特和潮玩的故事已经屡现报端,令人耳熟能详,那同样从传统娱乐产品蜕变为新型文化消费符号的卡牌,自然用它的“新鲜”吸引了编辑部同仁们的目光。这个五一,我们前往二次元消费的“前沿阵地”上海,发现无论是南京东路上被誉为“魔都秋叶原”的百联ZX创趣场,IP“快闪”活动不间断的静安大悦城,还是五角场占地超2万平方米的上海最大二次元商业地标百联ZX造趣场,都少不了年轻消费者们购买各类IP卡牌的身影——拖着行李箱,趁周末等假期来上海购买二次元周边,为“首店”“首展”专程奔赴上海,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新体验。

通过上海街头的这些切面,可以看出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追求商品的实用性,到更注重为情绪价值买单。但我们关注卡牌及其背后二次元经济的“火爆”现象之时,也能感受到了它也与其他许多行业一样的“卷”。无论是红火的卡牌厂商还是因二次元经济而重生的大型商场,如果只是试图用符号和套路留住用户,那都只会陷入同质化,加速审美疲劳。正如《黑神话·悟空》导演所言:“二次元不仅是商品,更是情感与想象的载体。”谁能在个性化、体验化的创新业态里真正破局,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刊登于《财富生活》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