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化成一座岛
作者 邹迪阳
发表于 2025年5月

许久未有新动向的汤唯,最近又站在了高光下—先是在年初现身微博之夜,被明星争相拉着合照,为当晚贡献了瞩目的话题,最近又站在第18届亚洲电影大奖的舞台上,身着一袭柳叶绿裙,被授予“卓越亚洲电影人大奖”,并分别用粤语、普通话、英语和韩语发表了感言。

关于汤唯,最常见的一种“文艺范儿”形容,是她不用做什么,光是套件风衣,往镜头下一站,便能让人窥到半个晚秋。若要以四季切分性格,在她之前,人们甚少给某个大红的女演员冠上“秋”,只因秋的清冷、沉吟和散漫,让万物都立足和停顿,在娱乐圈这个喧噪的大染缸里,看起来注定是脱节的。

但汤唯却是个“被眷顾”的例外,从她27岁出演李安执导的电影,并以年度新人之姿跻身一线开始,无代餐的“气质”“氛围感”,便成了她最醒目的名片。

这些词汇锁定了她极好的形象辨识度,如同迷雾一般的吸引力,却也在无意识的传播和扩散中,成了甩不掉的魔咒。直到2022年《分手的决心》上映,她才回到了主场,在聚光灯下重又泛起光泽。

换作别的人,大概不会放过这个乘胜追击的机会。可过去两三年里,除了老公金泰勇执导、口碑遇冷的《梦境》,汤唯竟再无新作问世,也没有别的项目曝光—此番让人“费解”的行为,搁在她身上,却是再正常不过。

抓住时运

汤唯有一张典型“东方式”的六角脸:五官规整、圆钝到全无锐气,同时尽显舒展的骨相线条—如果用画作比,较之笔触奔放大胆的油画,更像是墨色晕染的山水画,初看虽略缺惊艳,却不乏引人回味的留白和余韵。

单看长相,人们会以为她是个温润含蓄的江南女子。

这个祖籍浙江乐清、长在杭州的独生女,出身于妥妥的文艺世家,父亲汤余铭是个笔名为“北雁山人”的画家,母亲施西凤年轻时则是名越剧演员。照理讲,汤唯本该继承父亲的事业,整天泡在画室内和笔砚打交道。

但她的性格,比起普通的女孩又多了分直率、调皮。据汤唯回忆,她儿时最大的兴趣是“玩泥巴”,还曾动过读陶艺班的念头,未曾想这时中戏表演系的老师来杭州招生,汤唯路过瞄了一眼,被拉去报名,继而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之路。而她考入中戏表演系的故事,可说是出了名的波折。

2025年3月16日,香港,汤唯亮相第18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红毯

起初三次应考,都以落榜告终。憋着一股倔强的憨劲儿,汤唯没有退缩,她住进了中戏附近每月300块的出租屋,边打零工边复习,终于在2000年“曲线救国”转战导演系,被捞上了岸。

在中戏念书期间,汤唯给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者在她身上看到了昔日学生吴倩莲的影子,并钦点她出演了《如梦之梦》中“五号病人”的妻子。毕业后,汤唯又经引荐拿到了《警花燕子》中女一号“田燕”这个角色,还凭借此片荣膺第6届电视电影百合奖的最佳女主角。

当时的汤唯,不在意出演的影视剧种,更不计较戏份的轻重。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她想做的无非是留在行业内。然而揾食艰难,更别提彼时过了25岁的她,正处在一个尴尬的节点上,再捧不出能打响名气的代表作,想必会就此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此时,李安正在为筹备已久的新片选角。在汤唯之前试镜的,都是舒淇、大S、章子怡这样的演艺界前辈,但她们要么被剧本的尺度劝退,要么跟人设不符。直到白纸样的汤唯现身,李安才终于找到了苦等的画布。用他的话说,汤唯有种少见的“国文老师”气质,让他一眼就确信,这个故事会发生在她身上。

后来汤唯回忆称,第一次和李安见面试戏时,连剧本都是假的。但对面前这个仿佛“能看透自己所有人生和思想”的导演,她选择了无保留的给予和信任。开拍前,她被带至上海,接受了长达半年的魔鬼式训练。

从钻研上海话,每日身着旗袍、脚蹬高跟鞋摸索走路仪态和坐姿,到练习苏州评弹,再到潜心研读大量史料书籍,百般心血,只为让角色在自己体内“活过来”,拓印出那个时代的气味和镜像。

对于汤唯这个几乎从零开始的学生,李安花了从业以来最大的力气去细调。这部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拍了118天,其中114天都在拍汤唯。镜头从不同方位捕捉到她眉梢里的青涩和犹疑,与被迫成熟的矛盾拉扯,将一个爱上敌人的特务女大学生解剖得真实而痛楚。

汤唯在拍摄现场

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影视无数,成功者却寥寥。这部电影是一个堪称教科书的经典范本。除了李安和编剧王蕙玲等人的护航外,汤唯的演绎也为“王佳芝”注入了灵魂,像是在时代的乱流中放了把冷枪,落幕后仍震得人脑内嗡鸣。

在影片结尾的闪回里,“王佳芝,上来啊”将一个普通人推向了命运的漩涡。回到现实中,这部电影的荣誉加持,让汤唯迅速占据了头版。萧邦最具潜质演员奖、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一时间,各家媒体都在讨论这个不知从哪儿冒出、让人移不开眼的新星。

秋风渐起时

汤唯的影响力扶摇上升,此时被撞“懵”的不仅是她,还有舆论。在观众目光的打量和审判之下,2008年,汤唯所有广告和活动均被撤,事业停摆,男友田雨也在此时跟她分手。

“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汤唯这样评价自己此时的命运。

或许是惜才,又或许是说不清的歉疚,恩师李安再次“推”了汤唯一把,引荐她前往英国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深造。在当时,汤唯身上全部的家当只有60万片酬、80万广告费。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5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