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背后的大妈
作者 江源
发表于 2025年5月

特朗普不会想到,自己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行走代言人”。4月下旬以来,不少中国企业获得泼天的利好,敦煌网、淘宝等一夜下载量飙升。

霸王茶姬最近在美国上市,跟很多上市即破发的新茶饮同行不同,IPO当天还涨了15%,市值一度冲破400亿元。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中国企业也在这场大战中悄悄打出逆风局,股价不降反增,它就是富岭。

很多人听这个名字都会陌生,但只要喝过霸王茶姬、吃过快餐基本都离不开它—承包美国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知名快餐品牌的刀叉吸管餐具、霸王茶姬纸杯前五大供应商,年收20亿元。

比起富岭,更为传奇的还是它的创始人江桂兰。一位浙江60后大妈,凭一己之力将小工厂变成连茶饮快餐巨头都绕不开的“卖铲人”。

从农村打工妹逆袭到甚至敢硬刚美国巨头关税,离不开江桂兰的三次人生终极选择。

选择一:小透明工厂,却敢豪赌300万元

江桂兰曾说,她的基因里就隐藏着一种创业的冲动。

这句话不假,从她的前半生拿到的人生剧本来看,如果不是这种冲动,可以说跟企业家丝毫沾不到边。

她出身于台州温岭的一个农民家庭,为了生存,卖过糖烟酒、当过会计以及在塑料厂打工。

但现实残酷,塑料厂效益越来越差,江桂兰一夜间成了下岗工人。28岁的她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下海创业。

之所以敢如此激进,一是因为当时开塑料厂门槛不算太高;二是当时基于形势所迫,“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还不如自己掌握命运。”

说干就干,她向身边人东拼西凑借了20万,租下三层厂房,买了三台二手的注塑机,招了七八个工人,就这么硬生生地创业了。

江桂兰说,企业起名叫“富岭”,就是寄望大家一起富裕起来。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骨感。因为没资源没名气,一开始生意相当惨淡。无论是做冰盒还是做衣架,因为利润太低都很难赚到钱。

焦虑的江桂兰,每天都在想新出路,为此跑遍上海、北京、广东等。一路上为了省钱,还住10元一晚的旅馆,吃馒头咸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广交会摊位上她终于遇到了肯德基的橄榄枝,问她“能生产西式快餐的塑料刀叉勺吗”。

机会来是来了,但肯德基的要求条件也是苛刻到变态。产品须通过美国FDA认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药品、食品、生物制品等产品进行的认证),厂房要符合肯德基验厂标准,生产流程得严格遵循GMP(良好生产)规范。

光凭江桂兰当时的实力还不够,需要投入巨资升级设备和流程,但这也意味着一次重大赌局,一旦失败,所有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本文刊登于《商界》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