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出来的财富
作者 周恩伊
发表于 2025年5月

当巴黎奥运会的聚光灯照亮协和广场的滑板赛场,14岁的中国小将崔宸曦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新星,惊艳了全场观众:她脚踩滑板,在街道式赛道上灵动穿梭,尖翻接50-50横刹的动作行云流水,引得现场欢呼声不断。

尽管最终以0.3分的微弱差距位列第四,与奖牌失之交臂,但这一成绩已足以让她成为中国滑板项目的奥运最佳代言人,更让中国滑板运动翻开崭新的一页。就连央视解说员的声音也难掩激动:“这不仅是个人的华丽突破,更是中国滑板运动的里程碑时刻!”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滑板市场规模已达98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大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飙升至3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6%。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滑板,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而这一热潮的背后,是无数像崔宸曦一样怀揣滑板梦想的少年们在默默努力。

其实,早在14年前,FAITH滑板俱乐部就在西南地区悄然扎根,默默为滑板运动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积蓄着力量。

摔出人生方向

坐标云南昆明,一栋形似教堂的建筑,FAITH信念滑板俱乐部的霓虹灯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记者推开玻璃门,嘻哈鼓点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镂空天窗洒在贴满赛事海报的墙面上,右侧展架陈列来自世界各地的滑板,左侧吧台飘出云南小粒咖啡的醇香。百米外,占地2 700平方米的专业滑板场内,碗池弧面与杆子交错,少年们的板尾撞击金属栏杆的脆响不绝于耳。

创始人杨智雄与滑板的故事始于千禧年初的叛逆青春。

2004年夏天,16岁的杨智雄窝在沙发上看VCD。顶着风扇叶片投下的摇曳光影,第一次触碰到了滑板的灵魂。Jackass电影里,一群特技演员用滑板在空中炫出如同魔法般绚烂的技巧和影片中乌托邦式的搞怪生活态度,杨智雄突然感到喉咙里有东西在燃烧。他看见少年们的汗珠在阳光下炸成星芒,看见滑板在混凝土上划出的轨迹像刀锋刻下的符文,看见老式电影机投射出的光束里飘浮着无数悬浮的尘埃,和自己心跳的频率突然同步。

一颗梦想成为职业滑手的种子深深地埋进杨智雄的心。

第二天他就跑遍昆明,买到一块玩具板。“那个时候,专业滑板作为舶来品仅在大城市有售,单价超800元,相当于普通职工两个月工资。我买不起。”没有教练,没有互联网课程,杨智雄就在广场上自己琢磨。

一次摔跤,两次摔跤,三次摔跤……可能上百次后,他才能熟练地控制滑板的方向。为了加快自己的进度,他休息日早七晚十,甚至一度有了弃学滑板的念头。深夜,他的电脑显示器始终循环播放滑板电影的片段,膝盖上的淤青在蓝光里发烫—直到某天兜里的试卷被父亲的暴喝震落,他交出褪色的玩具板。

没有停止,杨智雄开始一边攒钱一边在脑子里不断重复滑板的动作要领,直到2007年海外留学的表哥为他带回了一块专业滑板,“全昆明,只有这一块!每天零点后的街道,轴承啃碎寂静,家门口的公交站台就是我心目中最棒的游乐场……”回忆起这段过往,他眼眶红润了。

在那个年代,想要做职业滑手,只能去特定的城市才有机会拿到赞助;如果你和父母说想要做职业滑手听起来就像“我要去混社会一样不可思议”。想要有一个能继续滑下去的理由,要么去打工,要么继续念书。

本文刊登于《商界》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