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怡玲 流水琴心 自在舒展的生命韵律
一张琴,半生缘
曹怡玲的前半生,是标准的“学霸叙事”:重点中学保送同济大学德语系,而后又在本校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从亚太区培训生到中国区项目经理,职场路径如弦乐般明快流畅。然而,命运的变奏始于一次为摆脱“音盲”标签的决定,她走进古琴教室,却在古琴的震颤中听见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琴音起处,半生缘定。琴房里悠扬的乐声,让她遇见了古琴演奏家杨致俭。他们以七弦做媒,共同演绎“遨游四海求其凰”的佳话。2017年,杨致俭受聘到故宫从事古琴研究,曹怡玲在丈夫的引导下,将管理企业的经验转化为传播古琴文化的“密钥”,夫妻二人在钟粹宫的琉璃砖瓦下共谱文化传承的二重奏——丈夫醉心于古琴,妻子则致力于推广古琴文化。这座清幽宫院,经故宫博物院精心策划,化身“大圣遗音”古琴艺术展的举办地。而曹怡玲则带领团队将明宫旧藏《秋鸿》图谱册内页装饰于窗棂游廊,让大雁姿态与琴谱意境相映成趣;在钟粹宫后殿西侧复原了《弘历观荷抚琴图轴》场景,用复原的古琴、琴桌、瓷器重现帝王雅趣;更将康熙御制古琴模型、唐代减字谱《梅花三弄》等珍贵文物巧妙陈列。



从钟粹宫内到宫外,曹怡玲用跨界者的智慧完成了身份的蜕变,使得古琴从深宫走向大众,她虽未抚弦弄音,却敏锐地捕捉到古琴与现代社会的共鸣点——与唐镇政府共建“幽篁里”古琴艺术中心,让斫琴技艺成为可触摸的文化体验;积极策划古琴文化进校园,将琴声琴韵转化为青少年美育课程。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时尚北京》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