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要“打开限制”
特朗普上台没多久,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众多让世界惊诧的举措。很多学者都认为,现在可以称得上是“后美国时代”。“后美国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已经不再具有超级影响力,必须要迎接其他大国崛起。
美国现在的政策,使全球工业化有了重要变化,各国要维护好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工业化安全。
后美国时代,中国工业化要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走怎么办?
三个“甜蜜的苦恼”
近些年的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但也有一些“甜蜜的苦恼”。我们认为,要解决三大问题。
首先,我国的市场发展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工业能力快速壮大后,本土的市场开拓并没有同步跟上,本土消费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举例而言,中国摩托车产能、研发能力、技术能力,近些年上升得非常快,消费市场却没有同步上升。相关规则要求,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另外100多个城市“禁摩”或者“限摩”,导致我国高端摩托车发展面临着“有技术、有产能,无市场”的窘境。
比如,2024年10月,长城搭载8缸发动机和8挡DCT变速箱的摩托车正式上市,销售指导价为22万元至29万元。这款摩托车上市后,在国内市场销量非常有限。原因是这样一辆价格接近30万元的摩托车,13年内就强制报废了,限制了大家的购买欲望。
当国内市场有限时,一些企业到国际上找市场。很多企业无序出海,在国际市场互相竞争,压低自己的利润。
其次,存在重复性内卷式竞争。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4成。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