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国平的书缘
每过一段时间,或者手头一时无书可读的时候,我就会拿出周国平先生的书翻一翻、读一读。而且每一次重读,我都不觉得厌倦,都能从中受益,甚至常常会从中去查找某一句话、某一个意思。
我几乎是本能地走到周国平这里。自1987年《人与永恒》出版以来,周国平先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位。将哲学拉向现实人生,这是周国平先生在当代文化中的意义。在我看来,他差不多把哲学、文艺、文化、人生乃至人性的疆界都勘探了一遍,我们能从中看到一个灵魂真正的关注和关切、真实的内心召唤与热忱。他纯正的趣味、清明的理性、超脱的境界,足以作为我们人生与读书写作的教科书。我几乎所有的关注与关切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一个作者怎么可能与一个读者有如此多的共同关注与契合点呢?我常常觉得他的书就是为了我这样的读者而写的,这令我感动。我觉得那是“不肯轻信的作者在对不肯轻信的读者说话”(博尔赫斯语),所以,我总会不断地回到周国平这里。
我总是按捺不住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周先生去信、寄文章,希望能与书背后的作者进一步接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许是周国平先生觉得我这个粉丝还算够格,终于有一天,周国平先生回信了。仍然是那种清明与清醒的风格。他表达了对我的文字的认可,谦虚地说,我不是懂他,而是懂自己,并且他把电子邮箱给了我。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