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佰龙 书写新时代“铁军”答卷

清晨五点,松辽平原的寒风裹挟着油井特有的金属气息扑面而来,钻台扶梯上的冰霜在应急灯照射下泛着青白的光,井场上一名青年习惯性地紧了紧安全帽带,工装袖口露出的手腕,还留着抢险演练时被扳手擦伤的疤痕,像一枚暗红色的勋章,与胸前的宝石花交相辉映。
这名“95后”青年叫周佰龙,现在是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修井107队党支部书记。回想起七年前,他作为新入厂毕业生第一次来到修井107队井场参观,被井架上凝结的冰凌折射的阳光晃得睁不开眼。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扛旗人。
军令状的重量:从生死状到红色脉络
“只要能当石油人,干啥都行!”2016年,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的周佰龙带着这个朴素的理想走进了修井107队,这是大庆油田唯一一支井喷失控应急抢险队。彼时的他还不明白“铁军”二字的重量,直到在单位电脑里翻出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为107队制作的专题片——2004年,为封堵随时可能爆炸的升深2井,老队长赵传利带队签下“生死状”,8名党员用40分钟完成“拆弹”。视频里晃动的镜头、老旧的井口和决绝的背影,让他彻夜难眠……每一幅画面都在讲述着修井107队战天斗地的过往,也为初出茅庐的周佰龙上了生动的一课……
“进107门,就得是107人!”他扎进井场锤炼:站井口、扛油管、抡大锤,司钻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把《修井工程手册》翻成“卷边书”,追着老师傅问滑块捞矛改造诀窍……仅用半年时间,就从一名技能“小白”成长为独立操作“铁钻工”的岗位能手。
2023年,在技术员岗位淬炼三年后,周佰龙接过了修井107队第10任党支部书记的使命。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华儿女》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