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小侦探:科学教育与幼儿认知启蒙
作者 陶雨婷
发表于 2025年4月

自然探索与幼儿认知启蒙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和直观为主,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现象,有助于他们通过直接的感知和经验获取知识。他们通过触碰、品尝、聆听和观察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认知,这种直接的互动远比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要想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认知启蒙的世界,教育者需要创造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幼儿园作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当成为一座开放的自然博物馆,比如,在园区内设立小型生态园,种植各种季节性的植物,引入昆虫和小型动物,让幼儿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自然。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例如,设置“找寻昆虫”“种子的旅程”等主题游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游戏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幼儿的好奇心是认知启蒙的宝贵财富。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引导,教育者可以帮助幼儿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奠定未来科学素养的基础。

户外环境的科学利用

在幼儿认知启蒙中,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周围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自然教室,充满了无尽的科学探索机会。教育者应当认识到,一个精心设计的户外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操作与思考的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户外学习空间。这可能包括小规模的生态系统,如小型花园、水池、沙坑。花园可以种植各种季节性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循环;水池可以引入小鱼和蝌蚪,让孩子们有机会观察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沙坑则可以作为地质学的简易实验室,让幼儿尝试挖掘、堆积和塑造沙子,体验土壤和颗粒物质的特性。这些看似简单的自然元素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教育者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户外环境相结合的科学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例如,在花园里设置植物观察站,鼓励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或者在沙坑里进行“考古挖掘”,模拟寻找化石的过程,这样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能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到关于植物生长和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