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让孩子秒懂信用价值
从银行借贷到债券付息,从保险共担到股价涨跌,这些看似复杂的金融规则,实则是信用编织的网。它不是虚无的道理,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生活中,信用无处不在。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是因为银行有信用,即使有人没按期还贷款,自己存的钱也能取出来;购买债券,是因为发债方有信用,即使企业没赚到钱,到期也能够还本付息;购买保险,是因为保险公司有信用,即使现在的利率低于当年保险合同规定的利率,也能按照约定支付保险金;购买股票,是因为认为这家公司合法守信,只要赚钱就能按期分红……
家长可以把这4个场景设计成“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身临其境地了解信用价值。
银行借款人。家长扮演“银行经理”,孩子需要开一家“玩具店”,向银行申请贷款进货。孩子首次贷款时,需抵押一件玩具,银行批准100信用币,利率10%,一周后还款110信用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