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小鸟
倘若长大的幼鸟能常回家看看,大鸟的守望也许就会少几分落寞吧。
“奶奶,我们回家看你来了!”刚一踏进老家大院,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喊起来。坐在火炕上的母亲高兴极了:“我就知道今天你们会回来,那只鸟儿刚在窗台外给我传递了信息。”在母亲的热情招呼下,我们坐下边喝着茶水边聊着生活中的琐事。
因为突发性脑溢血,母亲如今只能靠拐杖或轮椅行走。大多时间,她都局限于那间温馨而略显寂寥的居室和小小院落,她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投向了窗外树梢上的那一窝小鸟。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窗台上,那些鸟儿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母亲坐在炕上,透过窗棂静静地望着它们飞来飞去,脸上不时露出温和的微笑。我常常想,对母亲而言,那些小鸟不仅仅是自然的使者,更是她心灵的慰藉。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家屋檐下就住着一窝小燕子。每年春天,母亲都会精心准备一些细软的草叶和泥土,为燕子夫妇搭建一个温暖舒适的巢穴。她每日悉心照料,直至小燕子破壳而出,羽翼丰满,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每天黎明时分,窗外总会准时响起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