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首个性教育社区,用艺术敲开那扇敏感的大门
作者 周文平
发表于 2025年4月

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碰撞的今天,性教育依然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

如何将性教育向前推进一步,让更多孩子免受伤害,让悲剧更少发生,任重而道远。

2025年2月,广西百色事件激起轩然大波。因遭受原高中班主任性侵,一个女孩患上了重度抑郁,最终自杀身亡,年仅23岁。

其实,广西百色事件并非个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2023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7万人,占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3.5%。

策展人胡燕子发现这一现象后,在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东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性教育社区。

艺术家做性教育会有什么不同?当性教育入驻社区又会产生怎样的反响?

性教育进社区,是补充也是契机

从2019年起,胡燕子开始做社区艺术项目。在首届“坊间·社区公共艺术节”,她做了一个“童年秘密档案馆”的项目,收集了几千份档案。展览结束后,这些档案怎么处理呢?想到档案中或快乐温馨,或悲伤痛苦的故事,胡燕子整晚辗转难眠。

正巧玉林东路社区邀请胡燕子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她便和社区书记杨金惠聊到了童年秘密档案馆。杨金惠自2004年起到玉林东路社区当书记,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她认为,通过写故事的方式展现儿童存在的真实问题和需求,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杨金惠对胡燕子说:“你可以把想做的项目设计进来。”就这样,童年秘密档案馆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这座童年秘密档案馆收藏了6000多个童年秘密,诉说着不少孩子关于性侵的隐痛。胡燕子对其中一份档案印象很深刻。一个20多岁的女孩跑到楼顶打算自杀,原因是从小被亲生父亲性侵。虽然女孩最终被社工救了下来,但她未来是否有能力进入正常的社会网络,能否在日常交往和情感中去接纳别人,这些都是未知数。随后,胡燕子专门翻阅资料,查找相关数据,发现这并非孤案。

2024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其中提到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较多的罪名包括强奸罪、猥亵儿童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和强制猥亵侮辱罪。这5类犯罪人数合计占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8.3%。其中,强奸罪占36.3%,猥亵儿童罪占16.4%,强制猥亵侮辱罪占4.3%。

胡燕子专门邀请狱警舟舟来档案馆进行分享。舟舟分享的主题是罪案中的童年—“流浪儿童的秘密”。她讲述的多种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像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在场的听众有居民、社工,还有心理学从业者、艺术工作者等。

其中一个案例尤其让人震惊。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刚刚有性意识,还不知道什么叫性侵害。当她被一个外来的成年男性性侵时,因为斯德哥尔摩心理症状竟爱上了对方。之后,她开始帮助加害者寻找其他女孩。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