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全家人的共同努力
分清主次,方可各司其职
一个小生命的降临,常常会唤醒全家人潜藏的十八般武艺。果果出生后,我的母亲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伺候儿媳坐月子,帮助她产后修复。我休了两周陪产假,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什么活儿都干。
果妈是独生女,而我家兄弟姐妹多,我们选择与岳父、岳母同住。孩子出生后,我和果妈达成共识:在育儿的家庭队伍中,我俩是第一方阵,担主责打头阵;老人是第二方阵,搭把手打辅助。我和果妈承担接送上下学、辅导作业等核心事务,岳母偶尔帮忙做饭,岳父陪孩子下棋、散步,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他们没有插手过我们对孩子的教育。
我在北京工作,平时很忙,但坚持将育儿排在优先级。每天一下班,就回家陪伴孩子,直到他晚上8点半睡觉,我才去继续忙工作或者给自己充电。我几乎婉拒了一切晚上的应酬。时间长了,朋友和客户都习惯了“我晚到”,而且也改变了一些朋友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他们也开始腾出更多时间陪孩子。我因此成了他们的榜样。
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子里,我和果妈在分工上逐渐形成了一些默契:我负责理科思维培养和运动玩耍,她主攻英语启蒙和历史人文,我们一起把孩子的成长图景慢慢拼完整。
果果刚上幼儿园时,果妈被其他妈妈种草,想给他报班学习画画。我觉得没必要跟风,提议先试听两节课,看看孩子是否感兴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