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吻
作者 佚名
发表于 2025年3月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环编了一个有趣的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这个“爱在房上蹲”的“二哥”其实是龙生九子中的鸱吻。

《唐会要》中记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顶上以厌火祥。”传说中,鸱吻好望,常被放在屋顶上,用来防范火灾。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多是易燃的木质结构,防火显得十分重要,鸱吻也因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鸱吻衔接了殿顶正脊与垂脊之间的位置,所以,它的实际作用一是加固屋顶,二是防止漏雨。

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朝代又分别赋予其避雷、预兆、巫术以及权力、宗教方面的多重意义。《旧唐书》里记载,“六月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都城门等及寺观鸱吻落者殆半。上以旱、暴风雨,命中外群官上封事,指言时政得失,无有所隐”,将鸱吻掉落与时政得失联系在一起。更有甚者,“秋七月甲戌,雷震兴教门楼两鸱吻,栏槛及柱灾。礼部尚书苏颋卒”,又把人的生死预兆托付给鸱吻。

汉代以前的宫殿正脊两端高高翘起,其形状像凤鸟翅膀,后来演变成鱼尾状,被称为“鸱尾”。在南北朝至隋唐的石窟壁画中,受到印度“摩羯”形象的影响,鸱尾造型呈月牙形。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