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
发表于 2025年3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首重爱国。爱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祖国的河山,爱祖国的人民,爱祖国的文化,是爱国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古人爱国情怀的基础上,应当给“爱国”一词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今天的爱国主义更加强调开放、包容和理性。

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①。—《左传·文公二年》

①共用:为国家所用。

不义而死,不是真勇敢。为国家所用而死,才叫勇敢。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

如果有利于国家,死生都不在乎。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孔子家语·儒行解》

只要有利于国家,不贪图个人的富贵。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