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
或许缘于一次偶然的相遇,抑或一场如期而至的约定,僧濬携绿绮自峨眉飘然而下,与太白对坐。僧濬为蜀僧;绿绮虽非蜀产,而为蜀人司马相如所得,以琴心挑卓文君;峨眉为蜀山,绵邈如蛾眉,天下名山难与匹俦。在淡远的秋意中,僧濬操缦,七弦之上,太白与故乡重逢。
始作,万壑松风。
太白曾作《琴赞》言绿绮之奇:
峄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苦霜月。斫为绿绮,徽声粲发。秋风入松,万古奇绝。
生长在峄山南坡的孤桐,遗世独立于危崖之上。根、叶为冰泉所浸,霜月所苦。大匠斫为绿绮之琴,以其质地美好,而作金石冰玉之声,有如松涛涌动,天下独绝。绿绮之奇,在于身世,更在于琴音之中蕴含一抹独特的亮色,如星汉灿烂,如巧笑嫣然,而亮色之外又别具一种恢宏气象。
在北宋朱长文的《琴史》中,载初唐琴家赵耶利论吴、蜀两派琴风:“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一方风物孕育一方琴音,僧濬既为蜀僧,琴声也清越激昂,直抒胸臆,饱含豪杰之气。指尖的宣叙是心弦的撩拨,恍惚之间,太白仿佛置身于雄奇的蜀道,“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飞瀑悬泉直泻而下,激荡于绝壁之间,其声隐隐如雷。
以成,隐入霜钟。
太白着一“客”字,道出寓居他乡的境况。闻故乡之音,得故乡知音,故乡之思更觉切近、深沉。琴音退去,隐入远远的钟声里。琴音与乡情,一减一增。“霜钟”二字,点出季节,更添乡情。霜本是秋日风物,钟也是独属于秋的音律。
《说文解字·卷五》:“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