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国民党战犯改造始末
作者 刘四昊
发表于 2025年3月

解放战争中,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如何处理数量繁多的国民党战犯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须解决的问题。经过探索,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一个不杀,分批释放,来去自由,言论自由”的方针,并在具体执行中采取“思想改造为主,劳动改造为辅”的方法。由于策略得当,新中国的战犯改造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至1975年,通过七次特赦,国民党战犯被全部释放。在此过程中,东北对国民党战犯的关押、管理历时近30年,改造了大量的国民党战犯,书写了新中国战犯改造史的辉煌篇章。

分散关押,初步改造

东北大部分国民党战犯基本上是在战场上俘获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实行开明的俘虏政策,虽然处于战争中,国民党战犯的生命安全还是得以保证,并受到了生活上的照顾。如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俘后一心求死,向押送俘虏的解放军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希望早日枪决,但他不仅未被处死,还被送往解放军纵队司令部,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优待。国民党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在坦白身份后,也被送到一个高级指挥部,并享受很好的待遇,结束了兵败以来东躲西藏、寒冷饥饿的逃亡生活。

经过短暂拘押后,国民党战犯会被送往东北解放区下辖的俘管机构中。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之初,东北地区用于安置、处理战俘的机构主要有东北军区总部高级俘虏管理处与各军分区建立的解放军官教导大队。此后,由于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官与士兵越来越多,1947年5月至1948年底,东北各地解放区又先后组建了几十个解放军官教导团与解放团,包括东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部教导第二团,吉林解放团,沈阳解放团,沈阳俘虏军官收容所,长春解放团,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西满军区齐齐哈尔解放军官教导团,齐齐哈尔解放团,牡丹江解放军官教导团,鞍山解放一、二、三团,郑家屯解放团,延吉解放团,宁安解放团,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联络部直属高级俘虏收容所等。

战犯特赦大会现场

以上各俘管机构中,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高级俘虏管理处、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之高级一队主要负责东北地区的战犯级俘虏。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高级俘虏管理处(以下简称“高俘处”)组建于1946年,1947年初从哈尔滨迁往佳木斯,高俘处前后总计接收国民党将校级军官130余名。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于1947年5月前后建立,驻哈尔滨市南岗原日本陆军医院旧址,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后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部联络部)。

在送往各解放军官教导团之前,被俘的国民党将校级以上军官会被统一押送至哈尔滨马迭尔大饭店住一段时间,而后再行分配。先后住进哈尔滨马迭尔大饭店的国民党战犯有范汉杰、廖耀湘、卢浚泉、郑庭笈等。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2月,在山东莱芜战役中俘获的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与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整编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等人,后因山东形势紧张,也经由海路被送至东北,于马迭尔大饭店分配到佳木斯高俘处。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不久,高俘处与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合并,称东北解放军官教导团五团高级队,改驻于抚顺市区东公园街原国民党整编二〇四师驻地。抚顺作为东北老解放区,社会稳定,且距离沈阳仅50公里,公路、铁路交通发达,便于东北人民政府领导和指挥,故而成为国民党战犯集中关押的理想之地。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1月初,因战局吃紧,为战犯安全计,抚顺五团北迁至黑龙江省绥化县城政府街一个大四合院里,改称绥化解放军官教导团高级队,1954年撤销。其收容的国民党师长、副师长级被俘人员被送往东北各地解放团农场,军长、兵团司令官等高级将领被送往沈阳军区军法处看守所。

由于在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未对战犯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全国各地的战犯改造工作存在差异。原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也是国民党战犯之一的沈醉通过对不同地区战犯待遇的观察、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陈毅、粟裕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区待遇最好……最差的是林彪领导的四野,他把俘虏到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如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与几个军长都送到最冷的佳木斯,严厉看管。而华东的三野则轻松得多。”辽沈战役之前,四野能确实掌握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北北部,将高级战犯集中于佳木斯管理实属无奈之举。

尽管沈醉的话有些片面,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的战犯改造确实部分存在“严厉看管”的特点。如夜晚起来如厕都先喊“报告”再说明事项,得到站在窗口的解放军战士的答应之后才能起床。规定白天没有病的,只能坐在炕上看书,有病的经过医生允许,白天才能睡觉。

虽然东北地区在人身自由方面对国民党战犯有一定限制,但并未存在虐待现象。相反,他们还受到了物质上的优待。以饮食为例,按原级别高低,国民党军官可分别享受小灶、中灶、大灶待遇,小灶、中灶可以吃到肉、蛋等营养食品,大灶也会定期改善生活,针对病号还供给特食或流食;住宿方面,兵团以上的将领,如范汉杰、廖耀湘、卢浚泉、李仙洲等人单独住一个房间;师长级的,或两至三人或四至六人住一个房间,而且房间均比较敞亮,闲暇时可以打麻将、玩扑克、下象棋等等。

马迭尔大饭店旧照

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东北地区对国民党战犯的改造工作亦逐步展开。据原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干部王光辉回忆,对国民党战犯的思想改造主要包括:(1)组织其撰写个人反省自传,交代个人历史。

本文刊登于《百年潮》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