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为指导包括海南地区在内的各地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海南革命的危急关头,他始终关心着当地革命斗争发展的形势,及时指明了海南革命的正确方向,支持冯白驹同志对海南党组织和当地革命武装的领导,鼓舞了海南党政军民的革命斗志。全民族抗战时期,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努力恢复重建大西南党的组织,积极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激发了海南各族人民群众和海外华侨抗日救国的热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亲自参与描绘海南地区发展蓝图,对海南建设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对海南斗争的支持和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海南党组织创建了海南革命根据地,带领各族人民经过23年的艰难奋斗,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上红旗不倒、“孤岛不孤”的革命奇迹。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根据海南革命形势的发展,为海南革命制定了斗争策略,支持了海南党组织的建设和武装斗争,努力确保海南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对海南革命斗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支持冯白驹领导当地军民坚持开展革命斗争,为创建和巩固海南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冯白驹等海南共产党员就领导当地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但因农村斗争经验不足和敌人的血腥屠杀,革命形势一度出现危急情形。周恩来及时为海南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支持冯白驹领导海南军民在艰难困苦的形势下坚持开展革命斗争。他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广东省委的信中指出:广东全省暴动的布置除海陆丰的发展、北江的发动以外,应特别重视海南的武装割据。根据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精神,中共琼山县委、琼山县苏维埃政府、琼崖特委、琼崖纵队领导海南地区党员、群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多次反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在全民族抗战时期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扫荡”,在解放战争时期击溃了国民党军队的残酷“清剿”。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海南人民形成了不屈不挠、英勇奋斗,自立自强、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海南地处孤岛、外援极少,开展革命斗争极为不易。1928年1月,周恩来为中共中央两次起草了致广东省委的信,对海南地区的工作作出具体指示。1月18日,周恩来在中央致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指出:在海南问题上,中央认为必须加强领导,“派得力同志前往主持”,坚决实行土地革命。他认为“海南同志号称一万二千,许多地方为农军占领而土地革命至今犹未开始”,他要求省委对海南实行土地革命及建立苏维埃政权给予具体指导。1月27日,周恩来在中央致广东省委的信中进一步指出,“海南的工作可加紧造成一割据的局面”,因为海南地区已有一万多名共产党员,已割据了六七个县,全岛均有我们领导的革命斗争,而敌人驻防军仅有一个团。周恩来要求省委在领导工农武装割据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派政治观念明了的同志去主持海南特委的工作,坚决执行土地革命的各项任务。(2)土地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没收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对于这一工作,省委应将海陆丰实行土地革命的经验介绍给海南特委的同志。(3)省委应指示海南特委必须努力创造群众自己武装起来的工农革命军,打通与海口交通的联系。周恩来还提出“海南特委应主要依靠自己从实际出发定出军事计划,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4)对于海南同志拟在海口地区进行暴动的问题,周恩来指示广东省委必须告诫海南的同志要谨慎从事。周恩来强调要努力在海南各县创造割据局面,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条件不成熟,不能轻易举行暴动。
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广东省委的信中,指示中共广东省委应加强对海南地区的领导,阐明了海南地区主要工作是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并纠正了海南特委一些人存在的依赖“海外救济”的错误认识,为海南革命斗争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此后的革命斗争中,周恩来始终支持冯白驹对海南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领导,号召海南人民要在冯白驹的领导下,高举武装斗争旗帜,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努力赢得海南革命斗争的胜利。
1930年2月,冯白驹奉命先后赴香港、上海分别向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央汇报海南革命斗争情况,并受到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周恩来听取了海南革命斗争情况的汇报后,对冯白驹在领导海南特委的革命斗争过程中,能够组建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苏维埃政权这三件大事,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周恩来指出,海南党组织要继续紧紧依靠群众,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坚持斗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周恩来的这一指示,使坚持孤岛奋战的冯白驹和海南军民深受鼓舞,坚定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此后,冯白驹领导海南党组织和革命武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民团和地方武装,动员和组织各族人民群众,密切红军与地方的关系,积聚革命力量,扩大了红军编制,在母瑞山上成立了海南工农红军独立师,创建中国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使得海南革命武装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全民族抗战初期,周恩来得知海南地区领导人冯白驹被国民党逮捕的消息后,为保证海南的抗日旗帜不倒,立即同国民党当局严正交涉,重申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运用灵活的策略营救冯白驹。在周恩来的反复交涉,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攻势下,蒋介石于1937年12月被迫命令国民党海南当局释放冯白驹。冯白驹出狱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全权负责同国民党海南当局的谈判工作,始终坚持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使了海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940年夏,庄田和林李明受中共中央派遣从延安前往海南领导抗日斗争,途经重庆时,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当面指示他们:冯白驹同志是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中央的意见还是要他当特委书记,兼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总队长和政治委员,对海南的革命斗争实行一元化领导。你们把这个指示转告给海南特委。你们到海南去工作的同志,要支持冯白驹同志工作,要尊重他,在海南特委的集体领导下,共同把革命工作搞好。周恩来还教导他们:“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逐步把五指山根据地建设好,这是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的”。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海南特委在冯白驹的领导下,巩固和扩大了海南革命根据地,坚定了海南全体军民的必胜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为巩固海南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根据海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亲自部署了海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七点具体指示和策略:(1)海南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但条件十分艰苦,为争取斗争胜利,要准备付出很大代价;(2)冯白驹是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中央意见要冯当特委书记兼海南抗日游击队的政委;(3)在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发展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4)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尽可能扩大军队,建立政权;(5)开办各种学校,培养干部;(6)大力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7)逐步把五指山根据地建立起来。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周恩来的部署,1943年8月,海南特委创建了白沙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时期五指山地区的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1946年8月,周恩来、董必武、廖承志听取了海南纵队副司令庄田的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