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守护AI创新“草根化”趋势
作者 谢玮
发表于 2025年3月
马铭悦 摄

出差是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生活的常态。他记得,过去坐火车是一件繁琐的事——排长队买票、检票、验票,但现在“刷脸”“刷身份证”就可以让出行一路畅通,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智慧”。

“这种变化,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它为人们带来了便捷,但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齐向东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

作为网络安全专家,齐向东深知,随着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融入千行百业,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必会成为重要课题。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人工智能安全和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等议题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安全隐患引关注,三大风险需警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能力边界不断扩展,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也是注定要走进千家万户的关键共性技术。”齐向东说,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人工智能已在研发、生产、管理全环节广泛应用,涌现出上百种场景和模式。但人工智能也大幅提升了网络攻击的烈度和广度,网络攻击窗口扩大、网络攻击手段革新、网络犯罪门槛降低等问题,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风险、新挑战。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三大类风险。

齐向东说,第一类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自身的安全问题,“其中开发风险、数据风险、应用风险和基础环境风险尤为突出”。

他举例称,如在开发方面,开源大模型需重点防范代码缺陷和预留后门等问题;在应用方面要警惕“内鬼”对训练数据“投毒”、模型篡改以及配置篡改的风险;在数据方面,需小心因内部配置错误和弱口令等造成的数据库暴露;在基础环境方面,则要重点关注云、API、传统设备漏洞等。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