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国产大模型”等热点持续点燃资本市场热情,“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普通投资者或许不完全了解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细节,但他们通过理财APP购买的科创主体基金,其资金正流向在扩建的算力中心,或者智能机器人的生产线。
资本市场是承载居民财富的重要领域,也是消费信心的“温度计”。投资者通过“真金白银”将储蓄转化为对科创企业的投资,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又反哺投资者财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报告还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随着改革措施落地显效,资本市场正迎来更多的积极变化。
稳市机制 “组合拳” 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如何理解稳市机制建设?是不是市场所期待的平准基金?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建立全面多元化的市场稳定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应对非理性波动的能力,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运行。”田轩表示,平准基金是众多举措之一,可以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通过逆向操作直接进行市场干预,平抑市场波动,稳定市场信心。
构建完善且有效的稳市机制,在田轩看来,离不开政策支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强风险监管与防范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