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中国大模型不能再被“卡脖子”

“‘AI+医疗’的建议,我今年带来了两份。两者结合,大家能立刻享受AI的红利。”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刘庆峰语速很快。其身边工作人员介绍,约3周前,刘庆峰从合肥到北京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此后就连续出差,全国两会前才又返回北京。他可以两小时不间断讲4万字,平均每分钟300多字。要知道,这个速度即使对播音员而言,也属较快语速。谈到AI (人工智能)专业技术时,他更是满脸兴奋,毫无疲态。
访谈中,刘庆峰多次谈到,在国产算力平台上,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及产业生态,是他今年带来的九个建议之一,此外,还有构建“AI+医疗”标准规范、制定老年人AI医疗健康应用实施方案等。
全国产算力大模型 “栽树人”
今年 1 月 15日,科大讯飞完成了星火深度推理模型 X1 的训练和发布。此前两个月,他们已经实现了算法创新,跑通了深度推理模型训练算法。此后,他们又花费两 个月适配和优化国产算力,大大提升了训练效率。
“虽然我们比同行升级时间晚了两个月,但这样的付出值得。”刘庆峰介绍。
当前在全部开放的大模型中,一些公司仍在英伟达芯片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优化。在如今的国际局势下,这样的技术路线风险逐渐加大,无异于“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科大讯飞坚持的全国产算力路线,确保技术底座自主可控,避免了可能受制于人的局面。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