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激发消费巨大潜能
作者 侯隽
发表于 2025年3月

“这是新研发的旋盖式现泡茶,我们将冻干茶粉封存在瓶盖,饮用前轻轻一拧,茶粉落下3秒即溶,实现现泡现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对记者表示,“中国有14亿多人,哪怕1%的需求,对应的也是1400万人,哪怕是一个小瓶盖也能‘拧’出大市场。”

202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任务之首,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提振消费的广泛讨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更是让促消费成为代表委员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究竟如何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中蕴含的消费潜能,让大家能消费、愿消费、爱消费?多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代表委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夯实基础:稳就业增收入,让大家“能消费”

“烟火气就是人气儿,今年我们在探讨大力发展夜经济时,将从提高夜间就业培训服务品质入手,稳定企业岗位。”3月7日,在江苏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斌说。

同一天,在山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在谈及“促消费”时也表示:“老百姓兜里钱越多,消费意愿就越强。提高居民劳动收入水平对提振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可以适时调整优化当前的居民收入体系,推动建立劳动收入的长效增长机制。”

这些观点其实都呼应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提振消费方面的关键部署: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显然,花钱消费的前提是老百姓的“钱袋子”要鼓。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就业是收入的前提。要消费,就必须有收入,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就业。”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这样分析。

马建堂对本刊记者表示,扩大消费归根结底要稳就业、扩就业,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发展,在发展中增加就业。“特别是鼓励就业面宽量大的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稳就业来稳收入,进而扩大消费。同时,近年来出台的稳就业举措要继续实施,包括将失业保险基金的一部分用于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稳岗等。”

根据马建堂的调研,部分群体不敢消费背后存在现实顾虑: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尤其一个三口或者四口小家庭每个月都要租房,或者还房贷车贷等固定支出导致不敢花钱。

本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如何将应对这些顾虑的预防储蓄转化为有效消费?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麦当劳中国董事会主席张懿宸建议多管齐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再分配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数量;在政策补贴上,向低收入群体给予更多倾斜;解决居民在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促进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建立更均衡的养老三支柱,完善居民养老保障。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