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养牛不卖牛的人
作者 流念珠
发表于 2025年3月

数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的黄炳权突然养起了鲜少有人养殖的印度奶水牛,这个举动遭到家人的反对。原来,印度奶水牛是杂食牛种,虽然肉质紧实,能产出优质的牛奶,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很怕冷,温度低于10℃时便不再进食。也就是说,这种牛并不合适在中国养殖。此外,黄炳权的家人此前到当地各大养牛场参观过,发现很多养牛场基本不赚钱,因为养牛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但黄炳权很坚持,在购买了500头印度奶水牛后,开始了养牛生涯。起初,一切还算顺利,黄炳权精心饲养的种牛慢慢长大,都可以生产小牛了。可到了年底,持续的低温天气把养殖场打个措手不及——这一批印度奶水牛因为太冷不进食,很可能会饿死或冻死。黄炳权愁坏了,他思来想去,决定用一个“土”办法给牛取暖,那就是烧柴火。他花了30万元买来柴火,在养殖场内烧柴,每天都让这些牛处在温暖的环境中。

黄炳权一边摸索,一边养牛,两年后,他养牛场里的牛达到2 000多头。按理来说,拥有这么多牛早应该边养边卖了,可黄炳权一头牛都舍不得卖,并决意一直养下去。养牛不卖牛,这究竟是为何?原来,黄炳权没有把目光锁定在牛肉或牛奶上,而是锁定在外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上——牛粪。他虽然养牛不卖牛,但是能挣下亿万财产。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