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星空,科普新知
2024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科学家郑永春应邀到成都高新云芯学校,为莘莘学子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20年来,他追逐星空,科普新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浩瀚的宇宙密码》《火星零距离》等20余本科普书籍。
“小时候我经常仰望夜幕,数满天的繁星,想着星星上有没有人。”郑永春怀着好奇与幻想度过了中学时代。通过不断努力,2000年,他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
那时,探月工程刚开始。开学不久,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请新生吃饭,谈及研究月球的话题,一下子点燃了郑永春的科研热情。当欧阳教授问“谁愿意跟我做月球研究”时,24个研究生中唯独郑永春举起了手。当时,欧阳教授很开心,说有一个人举手就是成功!星空于此时在郑永春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热爱驱动他走上了行星科研之路。
2005年,郑永春获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欧阳自远院士等前辈的言传身教下,他走上太空探索和科学传播之路,主攻月球与行星科学、太阳系探测、载人深空探测等探索。多年来,通过夜以继日的探索研究,郑永春成功研制了国内首个模拟月壤,分析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探测数据,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全月球微波图像,发现了200多个月球热异常区域。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