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我的森林
作者 余康妮
发表于 2025年3月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孩子拥有的那么少,而在诗人马拉古兹笔下,每个孩子都是广袤森林的主人。

一年初春,偶然在书店翻开孩子们写的诗,我的心一下子被眼前新奇的比喻和用心的形容“吹”动了。春风一样的诗句,顷刻间将所有寒意驱散。那一刻,我脑海中浮现出:由想象力孕育的种子,经鼓励的阳光雨露滋养发芽,又被妙语连珠的对话浇灌成树。在无忧无虑的慢时光里,语言的森林在自由生长。

可惜的是,蓊郁的森林倘若不加以维护,就会日渐荒芜。当我了解到近40万网友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里求助时,我意识到,成长的列车一经驶离“童年站”,快节奏的时刻越多,如春的温暖字句就越少。就算人还处在童年,恐怕一不小心也容易弄丢想象力的钥匙。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本该丰富的词汇和句子变得匮乏,“真开心”“好漂亮”代替了唐诗宋词里优雅的形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来乐于畅谈的我们变得那样羞于表达,懒于倾诉,身处人群中也会倍感孤独?网友们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里询问着:“想要表达,但无从表达,该怎么办?”

“很正常,信息时代嘛,一个表情包就能表达的情绪,当然用不着大费周章地描述了。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