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洞庭 行者无疆
洞庭湖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是湖南的母亲湖。早期记录洞庭湖的文字,从《尚书·禹贡》开始,到《山海经》《战国策》,屈原的诗篇,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郦道元的《水经注》,陶澍的《洞庭湖志》等著作,均有记载洞庭湖自然、食货、人文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认识和研究洞庭湖也有了比古人好得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基础条件。关于洞庭湖的文章和著述,与日俱增,汗牛充栋。
在洞庭湖研究领域中孜孜以求、辛勤耕耘者,又以湖南人居多,他们对母亲湖具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湖南日报社的虢筱非同志,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出生在湖区,是望城靖港人。我和筱非因为关注洞庭湖而相识,又成为好朋友。靖港位于湘江尾闾,是受洞庭湖堤防保护的垸区。饮洞庭的水,食湘波之鱼,看惯了白帆点点、粮船结队下长江。他曾“埋怨”我,在一本洞庭湖的著述中竟然于众多的望城地名中遗漏了他的家乡虢家桥。该地因依沩水而下通靖港,曾是宁乡水路到长沙、下洞庭必经之地。乾隆《长沙府志》记载“虢姓聚居于此已数百年”,地当“宁邑往靖市大路也”。他批评得对,我虚心接受。这同时也表明,我们在很多的研究中,容易捡到芝麻,丢了西瓜,常常会挂一而漏万。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