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的身后哀荣录
作者 刘沛
发表于 2025年3月

1916年10月31日,辛亥革命元勋、民国开国伟人黄兴在上海病逝,年仅四十二岁。他的离去令各界悲痛万分。人们为纪念他领导辛亥革命缔造“民国之功”,纷纷请求为他举行国葬,以彰显国家崇德报功之意,激励后来者。

黄兴逝世后,国民同声悼惜。民国参众两院休会一日,并定期开会追悼。大总统黎元洪、副总统冯国璋、国务总理段祺瑞以及各省督军、省长都致电哀悼,各地下半旗志哀。黎元洪给予黄兴高度评价,称其“缔造共和,首倡义旅,数冒艰难,卒底于成。功在国家,薄海同瞩”,并派王芝祥前往致祭,特给治丧费两万元,让江苏省省长齐耀琳就近料理丧殡事宜,还交国务院从优议恤。

1916年11月2日的《民国日报》记载,从清晨到夜深,赴黄府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孙中山、唐少川、胡汉民、何雪竹等人终日在灵前照料,不时落泪。黄兴的遗体身着民国大礼服,于前一晚八时小殓,当日午前一时入棺。因寓所僻远,来宾大多在八时后行礼返回,但仍有一些人留到一时送黄兴入棺,他们凭棺恸哭,悲痛难抑。成殓时不用僧道,而是延请牧师诵经祈祷。友邦也都表达了悼惜之情,日本人尤其多。

民国国会议员要求给黄兴举行国葬,大总统黎元洪对黄兴丧葬典礼相关事宜进行安排。他将丧葬典礼拟用国葬一事,俟议定仪礼办法后再交国会通过,其派员祭吊、优给丧事及建祠立传等事宜,均交国务院核议。孙中山等与黎元洪商办黄兴丧葬典礼,拟分十事,包括国葬、开国家追悼大会、立功地方建专祠、国史馆立传、派员恭代致祭、优给治丧费、拨款抚恤遗族、灵柩回籍官吏沿途照料、派员赴湘专办丧事、赠挽联诔文等,并询问沪上同人意见,拟即日集议电复。

11月15日是追悼黄兴的正期,上午八时举行追悼会,但因各界人士一时未齐集,延至八时半,职事员魏振邦亲自摇铃开会,各界人士在祭位行礼。15日至17日,湖南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先后有万余人参加,道路拥挤不通,可谓空前哀荣。日本东京各界在芝区青松寺开会追悼黄兴,到会者数千人,还有数万人因无法进入而立于山门外。东京各界人士,下至妇孺,都认为日本失去了一位国家的良友,人们都怀着赤诚之心表达追悼之意。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