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线路中的“点金石”
作者 杨红
发表于 2025年3月

当代人旅游的动机与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非遗、文博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旅游景区里有非遗,旅游线路里有非遗,乡村游、研学游里都有非遗……1月23日,“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在江苏省苏州市“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中发布。31条主题明确、体验感好、代表性强、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教育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从全国各地197条线路中脱颖而出,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代表性线路,感受近年来“文旅融合”带来的旅游体验新变化新趋势。

海洋非遗体验增添“滨海游”乐趣

近年来,沿海地区“滨海游”面临差异化竞争态势,各地不断推出新的旅游卖点,提升海滨观览休闲内容的丰富度,并延长旅游旺季的时长。其中一个创新路径就是——提供海洋文化相关的非遗体验项目和产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丝路古港 滨海有约”非遗特色之旅就是主打“滨海+非遗”的一个典型案例。

北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如何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转化为外来游客跃跃欲试的旅游体验?北海非遗特色之旅主打的就是海洋非遗体验这一特色,游客一路上可以观览南珠养殖技艺,体验贝雕制作技艺,感受与海洋物产、民俗相关的当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行中感悟和欣赏北海人民依海而生的生存智慧和艺术创造。

在这一旅游线路上有许多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包括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及若干“广西非遗形象体验店”“广西非遗美食体验店”,既可全景观览北海的非遗,又可逛遍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的老字号店铺,体验货真价实的北海非遗产品与服务。近年来,各地兴建了大量的非遗馆、非遗体验中心等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为当地旅游增加了不少富有在地特色、提供独特体验的文化看点;将非遗传承场所、展示场所融入旅游线路,也大幅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人气和活力。

同属“滨海+非遗”类型的还有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疍家风情非遗特色之旅,体验的是陵水疍家人“视水为陆、以渔为业、枕水而居、靠岸成村”的生活方式和“海上村落”形态的民间风情。游客可在旅行中体验赶海、拖地笼等传统疍家生产活动,品尝气鼓鱼粥、手工鱼丸等疍家非遗美食,感受疍家节庆活动、传统表演等,“疍家灯、退耕海、港里渔、岸上花、水中宿”,这些独特的体验增加了旅程的乐趣和记忆点。

该线路包括海南疍家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南湾村、桐海村等乡村旅游点位,兼顾知识性与观光性,共同构成了疍家文化展示与体验的多元空间。在海南疍家博物馆,游客可以看到疍家人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节俗仪式、信仰传说等,切实感受到疍家人生产生活中的文化赓续;在南湾村、桐海村等乡村旅游点,游客通过疍家渔排、海上民宿、渔家美食等,沉浸式深度体验疍家生产生活和民族风情。

本文刊登于《经济》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