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撬动消费新增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可以有效刺激和提振消费,助力全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和能级的大幅提高。从近期的地方两会看,多地都在发力布局首发经济:上海市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等,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北京市提出,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等,扩大时尚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广州市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等业态,做强餐饮、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吉林省指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引进培育100个首店,打造5个夜间消费集聚区、20个夜间消费新场景……
但也要看到,不同城市或地区在发展首发经济过程中还面临着业态创新不够、消费趋势引领不足、市场定位不明确等一些挑战,限制了首发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针对此,应紧紧把握市场消费需求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多方面改进,才能确保首发经济量质齐升。
强化“首店”品牌的特色化、差异化、丰富化供给。开展品牌特色化建设,各地要结合特色资源和具体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本地人才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研究和设计品牌,完成本土品牌创新。要主动推动本土资源打造的特色品牌产品在本地完成首秀和首发,并积极拓展外部市场,推动市场消费不断有效升级。关注品牌差异化发展,要做好首发经济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设计,重点是科学整合同类优势资源、人才和技术装备等,促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升品牌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推动不同种类的品牌在特色发展中展现优势,在优势发展中体现特色。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经济》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