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的真相》
[美]尤金·菲茨杰拉德 [德]安德里亚斯·万克尔 [美]卡尔·施拉姆 著
程志渊 译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2025年1月
科技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搞清楚其内在机制,是推动创新的前提条件。尤金·菲茨杰拉德等技术创新先驱和创新投资者的新作《创新的真相》,系统地分析了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机制、历史演变和兴衰起伏,指出了当下面临的巨大挑战,并对创新过程各个主要参与方给出了可行的建议。作者提出了创新三要素迭代模型,并结合具体创新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对于完善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曾在20世纪上半叶大放异彩。本书总结了美国的创新体系如何支持或未能支持迭代创新过程、颠覆性创新和中等程度的创新,以及这一体系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重大作用,还分析了随着美国经济和社会变化,这个体系在20世纪下半叶的变化,指出了相关问题。比如作者认为,企业研究实验室逐渐从美国企业里消失,导致了美国创新体系被削弱。
企业曾鼓励研究人员与大学等研究机构互动,这种企业创新过程、政府对创新的经费资助和大学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支撑了战后美国创新体系的高效发展。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美国企业被迫转向与竞争对手一样的效率,垂直整合的公司逐渐转变为专注于供应链上一个特定环节的专业公司。在这种向水平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研究实验室不再进行基础研究,公司变成了开发、制造和分销产品的专业者。
这个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达到了顶峰,当时加强公司中每个层级和每个职能的专业化程度成了常态。企业研究实验室过去获得的创新成果无法在企业内部进行产业化,未来的颠覆性创新迭代也因为技术要素和相关实施要素知识的消失而不再可能在公司内出现。作为迭代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因素,跨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交流的空间越来越少。《创新的真相》这本书对于解决美国企业创新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给出了细致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创新迭代过程的三要素
真正的创新源于创新者们头脑中各种因素的交汇。他们了解某些技术或可能存在的技术,也知道一些市场需求或可能存在的市场需求,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实施经验和技能。这是一个交错纠缠的过程,作者认为不可能存在一条由科学、技术、应用的单向直线的创新过程。
作者提出只有通过技术要素、市场要素和实施要素的反复迭代,才有可能最终取得创新成果。科技史上很少有按照线性顺序取得创新成果的案例。而且,许多创新都巧妙地找到并采用有用的旧有技术,并识别和开发所需的新技术。对于许多创新来说,我们可能需要构建一个广泛的技术网络,包括可适用的旧技术,并创造潜在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