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遗嘱安排遗产分配?
作者 鲁伟
发表于 2025年3月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关于“建立国家遗嘱库”的建议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位。

这位知名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期待,遗嘱库能够像“110”“119”“120”这些紧急呼叫号码一样深入人心,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安全网”。靳东的建议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如何处理好“身后事”是人们需要直面的“必答题”。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在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继承纠纷案件数量呈现高位运行的特点。

近期,两起无人继承的遗产纠纷案引发轩然大波——上海独居老人葛先生猝然离世后,其堂弟分得葛先生存款和保险金共130万元,另外300万元遗产及一套住房将被收归国有;在北京,41岁的赵女士因病去世,留下了数百万元的遗产,其部分亲属继承了赵女士的银行存款与体恤金,名下房屋被收归国家所有。

两份判决皆涉及了“遗产管理人”制度,将部分遗产交由民政部门兜底。另一个共同点是,当事者生前都未立有遗嘱。

专业人士表示,当前中国老龄化、少子化与空巢化趋势交织,遗产继承问题已从家庭内部事务逐渐演变为公共议题,而继承纠纷已经成为家事案件的主流类型。

从某种程度来说,提前订立遗嘱不仅能明确财产分配方式,还能有效减少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和社会成本。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