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摩洛哥沿海的盖尼特拉,一座工厂正悄然改变非洲汽车工业的格局。
盖尼特拉是摩洛哥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棕榈树与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勾勒出了浓郁的北非风情,在工业园区里,有一片现代化的工厂,物料由自动驾驶小车配送,机械臂灵活作业,成排的铝车轮、铝铸件进入流水线。
戴着安全帽的工序负责人介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每个生产的零部件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身份证,全流程可追溯;每个生产工序在后台也都有一套数智化的管控系统,能够实时反馈调优……
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秦皇岛,这是宁静的度假胜地,也是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戴卡)总部所在地,正支撑着这条中摩合作的脉络。
中信戴卡的故事始于1987年的一间小厂房,通过自主研发和工艺改进,克服了初期依赖进口设备、成品率低的问题。1993年,中信戴卡进入整车配套市场,迈向国际化。从中国大陆第一只铝合金车轮到如今全球领先,中信戴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
回望过去,这并非易事。受当时的外部环境影响,在中国制造业内流传着这么一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时过境迁,当初试图用市场规模或者干脆付钱买进技术的企业,成为令人扼腕的对象,自力更生啃硬骨头的企业,成为新的翘楚。
别小看这一只只车轮,要知道车轮车胎占整车风阻的两到三成,决定着车辆的能耗,在如今智能网联技术重塑汽车产业的时候,轻量化尤为重要,头部车企在重量上“锱铢必较”。
2025年1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了最新一批17个“灯塔工厂”,中信集团旗下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厂成功入选,这是非洲的首家“灯塔工厂”,也是中信集团打造的第三家“灯塔工厂”。
在秦皇岛,中信戴卡打造了全球铝车轮行业的首家“灯塔工厂”。“灯塔工厂”是世界经济论坛组织评选的具有榜样意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中信戴卡将中信先进智造的经验带到了摩洛哥。
非洲首家“灯塔工厂”申请负责人王辉介绍称,在盖尼特拉当地的工厂里,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厂部署了40多项数字用例,旨在实现高精度柔性生产和对材料的高效利用,借助自动检测系统结合AI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当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得益于这些举措,该工厂的设备综合效率提高了1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7%,产品缺陷减少了31.1%。
正如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所言,“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携手构建发展共同体,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掉队。”
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厂是2016年中摩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最大投资项目,是中信集团实业板块在海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被称为中摩友谊桥梁。
这个名片级项目,既是中国产业出海的样板,也是中信智造在海外开枝散叶的又一体现,更是中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探索。
零的突破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摩洛哥的汽车工业从几乎空白跃升为非洲之最。
据《中国投资》报道称,摩洛哥已成为非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2023年摩洛哥汽车产量达70万辆,出口额达50亿美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5%。
摩洛哥工厂投产之后,戴卡的产品不用再从中国生产远渡重洋,摩洛哥也实现了铝合金热加工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万事开头难,当项目组初到当地考察时,发现困难不小。当时全城没有一辆符合标准的叉车,当地也缺少工业配套,螺丝、扳手等五金件供给也十分紧张,调集型号往往要跨城乃至进口。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厂副总裁张世琪曾接触过多个海外项目,初到当地的他依然感受到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不小压力。
落地挑战不小,增长潜力很大。当地雇员缺乏铝车轮生产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决定将他们送往中国培训。项目初期,由于供应链配套不足,许多物料需要从中国运输。中信戴卡决定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邀请上游企业加入建设,这一策略有效促进了产业链本地化。
摩洛哥谚语:耐心是打开困境之门的钥匙。
2019年6月,铝车轮一期项目在摩中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从启动到正式投产仅用时九个月,在盖尼特拉的工厂流水线上,非洲通过“中国能力、中国速度”有了自己生产的第一只铝车轮。
这离不开中方的智慧,当地官方语言是法语,本地人用阿拉伯语或者方言,会英语的很少,为了提高交流效率,中方引入了各种智能语言翻译设备。这也离不开摩洛哥各界的支持,特大设备尺寸远超公路的宽度,当地政府专车清场开道、让大卡车稳速慢行,这一项目至今是当地运输公司销售人员最爱的例子。
不仅是快,该工厂的布局设计、建设方案、核心装备、制造工艺和管理模式均由中信戴卡整体输出,布局设计更加连贯顺畅,自主集成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全球领先,七成核心装备由中信戴卡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并首次全线式输出至海外工厂,为助力摩洛哥完善汽车工业体系、提升制造能力提供了中信方案。
2020年12月,摩洛哥工厂建成铝车轮二期项目,与一期项目协同形成了600万件产能规模;2022年12月,摩洛哥工厂铝铸件项目投产,年产500万件铝铸件。
摩洛哥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很高,机械手臂在视觉模型的支持下灵活工作,基于铝金属缺陷数据库的AI检测技术,确保每一个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